第30章 各有不同(2 / 3)

祖父和父亲几乎是同时发出了疑问。

王瑾仪看向一直沉默地坐在后排椅子上的母亲。

“娘亲,娘亲,帮我。”

母亲起身说道:

“父亲、母亲,瑾儿看到三叔的游记手稿,就想自己也写书稿,后来说,自己有梦要写,我就帮着她录下来送来给母亲看,不知能不能刊印。”

“祖父,三叔的书卖多少钱?”众人面面相觑。

不待回答:

“我的就卖一点点,加在三叔的书后边,就会有人也买瑾儿的梦了。”

王瑾仪用小手比量着一点点,两只手臂来回比划着不知多少是一点点……

众人听懂了也受到启发。没想到,这个孩子是想借王书延的名号出自己的书。

这个小滑头。

这不太像是个孩子的主意。但家里谁又能想出,这样的好主意呢?想到此,祖父露出了进门以来的第一个笑容。

“这样祖父答应瑾儿,认真拜读你的大作。”

然后,伸手抚了抚孙女毛茸茸的花苞头:“回吧。”

二房一家从上房回来的路上,王瑾仪发现哥哥不对劲,他既不看妹妹,也不说话,低着头沉默地往前走,王瑾仪知道,哥哥的压力来了。

比自己小好多的妹妹,居然要出书了,他觉得作为哥哥太没面子了,正在豪无缘由的生闷气。

很明显,发现王文栋情绪低落的不止只有王瑾仪一个人。到家以后,父亲把儿子带到自己的书房。

父子俩难得有时间,能坐在书桌前闲聊。父亲讲起了少年天才的三弟王书延。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书延年幼是如何淘气,如何闯祸,可到了5岁那年,祖父把三叔领到了自己的书房,教训过后。

三叔王书延就像突然被唤醒神智,开始在祖父的监督下发奋学习。家里人刚开始并没有料到,他会成为如今的样子。

都觉得不过是个不守常理的孩子,终于服了管教走上正途而已。

那时侯,无论是大伯还是父亲都没有料到,三叔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从府学的初级班跳级进入了中级班,成了两个兄长的同学。

第二年年末汇考,成绩超过了两个兄长在整个浔阳府城名列前茅。

3年後。在三叔王书延自己的强烈要求下,与两位兄长一同参加了乡试。

并以年仅8岁的幼龄,成功取得乡试第一名的成绩。

从此以后,人生犹如开挂了一般,开始广泛涉猎:书法、金石、六艺甚至兵法。

只要突然从书中看到一段知识能引起兴趣,他就会放下一切开始学习。

以至于,府学有些教习与祖父聊过,应该把家族重心放在这个孩子身上,三叔王书延是能够看到人生成就的少年。

当年大伯父为此,曾经抑郁很久,更甚者曾经开始厌学,弃学。

当时的祖父,直接开祠堂请家法,把大伯父绑在自家祠堂门前的立柱上,扒去上衣,鞭打了7鞭。

是祖父自己亲手施的家法,挥舞的鞭子,带着冰冷的呼呼的风声,抽在身上鞭鞭见血!

当时,大伯父王书元差点咬断了舌头,硬是不喊、不叫,闷闷的低哼着,让在场观刑的全家主仆,都心尖发颤,无人敢发出一点声响。

大伯母被上房派来的两个嬷嬷架着,观看了施家法的全过程,也只能默默流泪,不敢哭出一声。

祖母就站在她身侧,一直看着她,稍有不妥后宅的家法也是冰冷的。

后来伤还没有完全养好,大伯父带着伤又回府学上学去了。这才有了连考三届,终于考中举人的今天。

讲完旧事。父亲问王文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