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他将因果转业诀毫不避讳的展示给李惊蝉看,并叙述自己的困惑,因果转业诀在面对破军的刑凶罡气时明显落于下风,
这因果转业诀其实与太极是一个原理,只不过因果转业诀的上限没有太极那么高。
李惊蝉对太极了解极深,解决掉不虚和尚的困惑并不难。
在他的指点下,不虚和尚在因果转业诀上的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武道也更进一步,剩下就只是水磨工夫,慢慢增长自身功力。
“不虚大师,你的武功方面是小问题,你真正的问题在于佛法与自身功力无法匹配,致使你在运使因果转业诀的过程中没有能够完全发挥因果转业诀的威力。”
李惊蝉与佛门纠葛颇深,他并不会因为昔年一些佛门的所作所为就认为每一个和尚都是坏人。
佛门武功一向是与佛法有关,佛法越高深,武功就越高,相反如果单纯修炼武功,佛法跟不上,那么修炼者很容易被武功反噬。
不虚和尚嫉恶如仇,性格刚烈,行事果敢,他如果是一个江湖侠客,那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可惜他是一个和尚。
佛门是不允许侠客一样行事的,佛门讲究的是慈悲为怀四个字。
偏偏不虚和尚的慈悲只会留给无辜人,对那些作恶之人,不虚和尚只会施展降魔之怒,而不会将任何一丁点的慈悲留给恶人。
这很对李惊蝉的胃口,可不能改变不虚和尚的问题。
不虚和尚微微颔首,他愈发敬佩李惊蝉,不虚和尚之所以回到弥隐寺面壁思过,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因为他察觉到自己心境不宁,佛心摇动,近乎要崩碎。
他常常游历江湖,见过太多悲欢离合,也见过不知多少人作恶,他对佛法慈悲四个字产生动摇,因为慈悲感化不了那些恶人。
你对他们慈悲,往往只会造成更多人的死亡,正所谓我不杀伯乐,伯乐因为我而死,就是这个道理。
对佛法的动摇,对慈悲的动摇,才是导致不虚和尚的武功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
“李先生目光如炬,贫僧的确是有所困惑,佛法停滞不前。”
“只是不知何人可以解惑啊。”
李惊蝉微笑道:“我给不虚大师讲一个故事吧。”
不虚和尚好奇的看着他,他觉得李惊蝉讲的故事必然有深意在内。
综武:长生万古,每天自动变强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