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么朝代,百姓都是辛苦,都远超现代。
现在的人上班,也许会因为工资太低,平凡跳槽,可古代的人,没有田地,只能够给有钱人家种地,或者去看家护院,当丫鬟。
可没有那么好的日子过,要是有人让他们生活安定,衣食富足,所有人都会感激。
至于学区房的事情,就是要鼓励老百姓去奋斗,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读书习字,未来有一个成就。
现在的父母,不也是想要孩子们飞上枝头变凤凰吗?
再苦再累,都是为了孩子,不管是未来,还是现在。
古代的穷苦百姓,甚至连一点出人头地的机会都没有,这一点,不要代入现代。
以前的穷苦百姓,唯一出头的地方,就是参军,然后一步一步立功杀上去,否则,连出人头地的机会也没有。
要说读书习字,家里穷得叮当响,哪里有钱供你读书?
就像当年韩信,穷得叮当响,啥也不做,都是依靠别人施舍,才得以过活。
他从来也不会想到去做杂活,要是没有人供养他,施舍他,早就死了。
别人看他可怜,所以才有的他饭吃。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穷苦人家,家里穷得叮当响,一定会出去干活,补贴家用,连饭都吃不起,吃了这一顿,没有下一顿,还想读书?
想都不要想,至于学区房的事情,朱标是准备让贷款买房。
很多人也许会感同身受,可这并不是一个时代,他们就算不贷款买房,也会永远老做下去,一直到死。
他们没有那么多选择,家里也没钱,不干活就得死。
现在的人,生活会好一些,如果不买房子,拿着这个钱,可以潇洒很多年,可古代不同,穷苦人家晋升希望都被斩断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而穷苦百姓连寒门都算不上,就更不要说当官了。
寒门指的是落魄的家族,而并非是穷苦百姓,他们祖上辉煌过,可后来落败了,叫做寒门。
至少他们家里还有学识,穷苦百姓连汉字都认不全,甚至大部分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这,便是现实。
“学区房?”
“穷苦百姓,如何能够买的其皇家学院周边的房子?”
“刘爱卿,你这话,所言何意?”
“百姓买的起,还读不起书?”
朱元璋眉头紧锁,让穷苦人买房子?
钱呢?穷人哪来的钱?
有钱人家难道不去请私塾,让孩子上学,让自己过好日子吗?
这政策,岂不是形同虚设?
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