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积寺一战后,叛军退守洛阳。
唐军之后相继收复潼关、上洛郡、陕郡,叛军自知大败难以再守洛阳。
担心被围,便在杀了哥舒翰等降将后退出洛阳,逃向河北。
攻占睢阳的尹子奇也在这时被江淮唐军剿灭。
叛军彻底收缩逃回河北。
至此大唐终于收复长安和洛阳两都,剿灭叛军也指日可待。
但未来的情况却是,唐军的平乱之路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退出洛阳的安庆绪,仅率一千三百人逃至邺城。
但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溃归了史思明。
安庆绪至邺后重整旗鼓,将上党、颍川、南阳,各部召至邺城会合,连同安庆绪在河北诸郡招募的新兵,共约6万人。
而此时的史思明势力,已经压过惨败之后的安庆绪了。
安庆绪忌惮于他,便遣使要调走史思明的兵马。
史思明囚禁安庆绪的使者,双方已然有决裂之隙。
公元758年,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受命讨伐邺城安庆绪部。
而史思明虽然已有自立之心,但也知唇亡齿寒,于是派大军支援安庆绪。
史思明部没有受到东面战场大败的影响,实力强大。
而唐军一方因为各路节度使各自为战,军队势力混乱没有明确的统帅统一指挥。
于是叛军一举击溃了唐军,史思明所部叛军重新占领洛阳。
郭子仪兵败,又受到宦官进谗言,于是被李亨召还长安,解除兵权。
并且占领洛阳前,史思明杀了安庆绪。
史思明吞并安庆绪的兵马,称大燕皇帝。
公元759年,叛军与据守河阳的李光弼相持近一年半之久,发起多次进攻,均被唐军挫败。
因为严重的战事导致大唐和叛军都遭受了太大的损失,难以再耗费人员粮草发动大规模决战。
于是除了河阳之战,大唐和史思明没有发生太大规模的战事,即便李光弼挫败了叛军,大唐也没有举大军反攻史思明。
公元761年,叛军内部发生政变。
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弑父夺权。
因内部离心,叛军屡为唐军所败。
公元762年,太上皇李隆基去世,享年七十八岁。
相隔仅十几天后,李亨也因病去世。
作为统帅大军收复长安和洛阳的李豫,又是李亨的儿子,原本应该没有阻碍地登上皇位。
但因为李亨的张皇后无子,担心李豫功高难制,于是在李亨去世前暗中召越王李系至宫中,准备废黜李豫。
不过张皇后的阴谋被宦官李辅国、程元振得知,于是派兵软禁了李系和张皇后,李豫得以顺利即位。
继位后的李豫,启用唐将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统兵进军洛阳。
仆固怀恩本身是铁勒九姓仆固部落的领袖,且回纥可汗是他的女婿,与回纥关系极为密切。
虽然大唐忌惮重用这样的外族将领,但能得到回纥兵马的帮助,便任用了他作为讨伐叛军的副帅,皇长子李适为主帅。
唐军和回纥军连连获胜,斩杀叛军六万,捕俘虏两万人。
史朝义率轻骑数百向东逃走。唐军攻占洛阳城。
公元763年,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
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
这场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
但这场波及大半个唐朝的动乱,保守估计造成大唐损失了3600万人口。
而当时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