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连中三元(1 / 2)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鸿雁成群结队,落到了河岸边的礁石之上。礁石很稳当,鸿雁站的位置更高,视野更开阔,它们开心地饮水啄食。

这群鸿雁已经不是初来乍到的新手了,它们更加熟悉当地环境,拥有了更高一些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拥护和认可。它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创造价值,获得收入,所以能够踏实地饮食。

所以说,一个人若是有才能、有贡献,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比较稳固的位置,有利于以后的发展,吉。

商辂(1414年-1486年)的科考成绩比彭时更好,他先后参加乡试、会试和殿试,接连考取解元、会元和状元,这就是所谓的三元及第,又叫连中三元。

三元及第是封建社会读书人渴望得到的最高荣誉。但在我国古代一千多年科举史中,真正斩获三元及第的人只有区区十二人。

明朝三百年科举,满打满算只有黄观、商辂两人三元及第。即便强如解缙、于谦、杨慎、唐伯虎等人也无缘这个殊荣。

黄观曾受建文帝重用,在靖难之役中回天无力而投江自尽。根据明史记载,他会试、殿试皆为第一,但是否乡试第一摘得解元存在争议。

因此在明朝,只有商辂才是无可争议的三元及第。

他从小聪敏好学,是古往今来勤奋读书的典范。因为家境贫穷,买不起蜡烛和灯油,商辂便从山中砍来松明照明,废寝忘食地学习知识。因为买不起纸笔,他先是划沙学字,后来又用烟灰兑水来练习毛笔字。

天才加上勤奋,使他小小年纪就获得了极高的文学才能。相传他十三岁时,私塾先生出上联:岭上古松,仰着龙头望月。

商辂瞧见窗外一丛新竹,触动灵感,随即对出下联:园中新竹,钻出凤尾朝天。

商辂以科考入仕,在土木堡之变中支持于谦,反对南迁,后拥立朱祁钰登基为帝,奋力抵抗瓦剌,年方三十六岁即跻身内阁。

仕途高歌猛进,未必一定就是好事。明英宗夺门复辟后,他作为朱祁钰旧臣,被贬为平民。

公元1467年明宪宗时期,他再度被起用入阁并上陈述八事。这八事分别为勤学、纳谏、储将、防边、省冗官、设社仓、尊崇先圣、广造士法,明宪宗一一采纳。

商辂既有于谦式的刚正不阿,又具杨士奇一般的宽厚有容,被时人称作“我朝贤佐,商公第一。”彭时去世后,他接任内阁首辅一职。

在多位贤臣的辅佐下,朱见深虽然懈怠朝政,久不见朝臣,依然多有建树。

明代漕运方法经过三次比较大的改革。其中,明成祖朱棣开始推行支运法,明宣宗朱瞻基推行兑运法,明宪宗则开始改兑运而为长运。

明成祖在凿通会通河与江淮河道后,将漕粮由海运改为河运。他在河道沿线设粮仓,然后将河道分为淮安至徐州、徐州至德州、德州至通州三段,由军民接力棒一样运送至京师,这就是支运。

支运在一定程度能够节省百姓运粮时间,但收效甚微。水路运输行程缓慢,中国疆域又非常广大,即使分为三段接力运输,往返时间最长仍接近一年,极为耽误农业生产。

明宣宗于是推出兑运法,老百姓只需支付相应的路费和耗米,由官军代为运输漕粮。这样,老百姓可以专心耕种,官兵的军饷也有了额外来源。

但兑运法也存在漏洞,具体来说,它没有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按照兑运法,各地粮户要把漕粮运到指定的粮仓才能兑运。这意味着粮户仍然要花费劳力运粮,而在入仓时官军又会巧立名目勒索一番,依然劳民又伤财。

明宪宗推出的长运法,由官军承担全部漕运任务。粮户在路费和耗米之外,每石漕粮增缴一斗渡江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