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穷苦人的命(2 / 3)

帝国首宰 安之雨 1813 字 2个月前

为我父亲的事,一方面也是再给他们干,心里面发凉,心灰意冷。”

陈正南又问:“程大哥,你家里还有几口人?”

程士明道:“我家里面有三个孩子,两个大一点的是男孩,大的已经十五六岁了,中间的那个十二岁,最小的才六岁,是个女孩。”

“叔叔和婶婶身体都可还好?”陈正南问。

“我母亲去世的早,父亲身体受伤以后身体不太好,最近才恢复了一些。”程士明答道。

“你那大一点的男孩现在在做什么呢?”陈正南关心地问。

“本来我计划也给他弄一群羊,让他有事可干,没承想我自己的羊群倒先没了,他现在在家里闲着呢,从前送他去读了几年书,他念不进去,又回来了。眼下就在家里帮他妈料理家事,正是让人头痛的年龄。”程士明叹口气说。

“蔡举人蔡老爷家,你知道吧?”陈正南问。

程士明点头道:“这个自然知道。”

“我和蔡举人家里关系很好,知道他们家现在正缺人手,要不然,我将你那儿子推荐到蔡举人家,到那里跑跑腿,做些事,领一份工钱,你看可好?”陈正南道。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程士明闻听此言,当即站了起来,说道:“正南兄弟,小儿要是能到蔡举人家帮忙,哪里还敢要什么工钱,他自己有饭吃,省了家里的嚼口不说,还能学一些知书达理、做人做事的本事,这就很知足啦。老弟,这事能说成,那就太感激了。”

陈正南微微一笑,道:“这不是个事,我上次在蔡举人家吃饭的时候,听到他家里说帮忙的人不够,正要找人呢。你现在就拿纸笔来,我给你写一封信,你回头就让你儿子拿了我的信去蔡举人家,一准能成,你那小公子叫什么名字?”

程士明慌忙拿了纸笔过来,说道:“犬子名叫程波,今年十六岁了。”

当下,陈正南提笔给陈波写了一封荐书,写好了交给程士明。程士明自然是千恩万谢,收起了书信,一脸欢喜地道:“正南兄弟,我有一件事要和你商议。”

陈正南说问:“大哥,有事你尽管说。”

程士明道:“上次你说要我种庄台下这二十多亩地,这地如今荒着也是可惜,可是,真要种起来,总得要买耕地的牛,买耕地的梨等一些工具,还要把庄台下那个竹棚重新修整,用来养牛。”

陈正南微微一笑:“程大哥,这些事都交给你来做,我有空也会帮着你一起种那块地,种地,有种地的欢乐呢。”

陈正南开心地说着,摸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递给程士明说:“大哥,这些钱你拿着,有空了你就买牛,这事你怎么做我都依你。”

程士明便接了银票,说道:“正南老弟,那我就把这事做起来,我主要是看那块地闲着可惜。”

陈正南又问:“大哥,这艄公会到底有什么来历?你可知道一些?”

程士明道:“他们就是淮水上的土匪,到处抢劫,抢夺他人的财物,只不过他们轻易不伤人性命。他们都是在淮河上自幼长大的,水性极好。他们最喜欢干的便是抢劫夜行的货船,拿刀逼船上的人把船上的货搬到他们小船上,直到装满了他们才走。去报官,官府也抓不住他们。”

陈正南又问:“那他们可有固定的巢穴窝点呢?”

“我也只是听说,他们好像是在淮河和沙颍河交界口,在沫口子东边那一带几个村子里,那里有几处河口,五六个湖洼子,他们往在那里躲藏比较方便,外人去了也找不着,有一点水泊梁山的味道。”程士明答道。

陈正南道:“如此说来,想搞掉这一伙人也是不容易。”

程士明点头道:“我看是怪难,就像拿着拖鞋打苍蝇一样,看得到就是打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