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登基后的第一件难事来了,大越同大夏之间的几个游牧小国最近纷纷开始搞事。
他们原本就是靠着放牧为生,人口少的就几万,多点的就是十来万,人数甚至还没有大越一个州郡的人多。
只是他们地理位置夹在两国之间,算得上是个很重要的位置。
两国对这几个小国都有意向想要吞并,只不过谁都不敢轻易出手。
一旦出手没有必胜的把握,说不定会引起另一方的偷袭和那些小国的倒戈相向。
可今年的冬季对这几个小国的影响甚大,维持国内大部分民生的牛羊冻死大片,以至于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度过这个冬季。
趁着大越两代帝王交替的时间,他们便悄摸着开始在边境线对大越的百姓进行骚扰。
最初只是抢夺些粮食并不过分,可他们的胃口被养大了,发展到后面变成几个小国形成合作,开始大肆入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样的行为引起边境官员的重视,他们紧急调集军队开始攻打这些入侵者。
联合军对上大越百姓胜券在握,可对上一直守在大越边境,对他们很是了解的大越军队便吃了瘪,有好几次都是无功而返甚至折损了些兵力。
只是他们也不是莽夫,在几次试探下来发现自己打不过大越军队便玩起了迂回战术,频繁地骚扰,等军队的人一到又立马撤退。
军队的人又总不能一直守在一个地方,边境线如此长,又是好几个国家联合,使得他们顾得了头便顾不尾。
百姓依旧三五不时地受到骚扰,那些小国的反复横跳令人头疼,甚至有时候边境的百姓还会主动给予他们一些钱财粮食让他们离开。
边境的官员们迫于压力只能将这件事情上报到朝廷,凌萱看着奏折上的内容眉头紧蹙。
她知道若这些国家一直这样下去,大越迟早会陷入胶着的情况,说不定还会将整个国家都给拖累。
而这几个小国所处的位置可以说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相当于是大越和大夏的缓冲地带,且两国通商他们又是必经之路。
从奏折上看他们这段时间的所做所为,不可能只是因为缺粮所导致,大越于他们而言也是惹不起的国家,他们不敢这么肆无忌惮地持续骚扰边境。
由此看来,大夏在这背后应该是做了些什么事情,如果大夏对其成功扩张势力,将这些小国归拢在他们麾下,对大越来说麻烦可不小。
联想到今日大夏那边的探子传回的消息,大夏举国上下好像都进入到了一种备战的状态,不仅大量储备食物,更是在武器上下了许多狠功夫。
毕竟上次他们眼看着要就胜利,却被凌萱研制出来的火药给击退,这给大夏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仇恨。
“你是怎么想的?”父亲的话将凌萱的思绪拉回。
“大夏和那几个小国想趁着咱们国家内政不稳的时候进攻,想必大夏一定对他们做出了什么极具诱惑的承诺,才让他们甘心冒着被灭国的风险都要同大越为敌。”
凌萱从收到奏折就开始分析起这几个小国为什么愿意这么做,他们原本最好的选择就是中立,这样两国开战他们谁也不用得罪。
“算起来他们和大夏同样都是游牧民族出身,血缘,文化和习惯上更倾向对面,只是大越强盛才让他们无法归顺大夏。”凌谦给女儿分析着。
这点凌萱也深表赞同,“爹说得有理,所以女儿这次不想再给他们和颜悦色了。”
“你意思是要武力收服?不过这样也好,可以派郑将军前往,毕竟他曾同大夏交战过数回。”
“不,这次女儿要亲自领兵去往前线。”
“什么?”凌谦愕然,“这是国家之间的交战,不是咱们在京都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