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饴糖带来的震撼(2 / 3)

再次吃完了。

“这个陶盆不错。”屠雎吃饱以后,才注意到吃饭的盆子不一样。

“这是瓷盆,我家少爷烧出来的,他说是失败品,我看挺好的,比陶盆好多了。”

“就是嘛,我看比青铜盆还好,要不送给我?”屠雎看着秦风。

“哪有吃了饭还把饭碗拿走的。”

屠雎嘿嘿笑了两声,他就是开个玩笑。

“再过两个月就吃不到了,岭南那个地方的饭菜太难吃了,我的水煮鱼,我的最爱,我会想你的。”

看着当朝国尉可爱的样子,秦风露出了微笑,屠雎有这样的心态,证明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南方的鱼更多,更大,你去的时候多带些秦椒,其他的香料那里都有。”

“太好了,我都有些期待了。”

稍微休息一下,屠雎到了咸阳宫。

秦始皇认真地看一遍考试题目,发现没有兵家,奇怪的问屠雎。

屠雎把秦风说的话复述了一遍,秦始皇满意地点了点头。

秦始皇本来就是一代霸主,千古一帝,做事情雷厉风行,圣旨随即发下去,各个学派的君子、天骄齐聚咸阳城。

能成成立学派的人,没有一个清高的,就是清高也是表现出来的。

这些人到了咸阳城,就被关进了六英宫,六英宫始建于秦昭王时代,《六英》是颛顼帝最爱听的乐曲。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秦昭王建立六英宫,本来就是演奏大型歌舞的地方,现在被征用了,换成郎中令,一步一岗,防范的极度严密。

儒家不用征召,七十二博士就能胜任,法家是李斯、蒙毅,李斯在六英宫脸色不太好,感觉他最崇敬的法家受到了挑战。这一切都是因为秦风。

墨家来的比较多,唐姑果(巨子)、谢子西、相里氏、相夫氏、邓麦氏、缠子一脉、高石子(巨子)这些关中墨家传人都来了。

农家来的是陈耕,陈耕的父亲叫陈辛,祖父叫陈良之,陈良之和陈辛都曾经是大儒,后来放弃儒家转为农学,拜农家鼻祖许行为师。

其他的百家也各有传人前来,在六英宫是第一次百家聚集而不吵架,各自忙各自的,见面还笑着施礼打招呼的地方。

只用了三天的时间,试卷就出好了,然后雕版,雕刻完之后从秦府买纸张和油墨,秦府又小赚了一笔。

看着带着油墨香味的卷子,秦始皇有了以后选拔官员都用这种方式的想法。

遴选官员的开始了,牵动了关中很多人的神经,许多关中子弟开始读书。

☆☆☆☆☆☆☆☆

秋高气爽,北雁南飞,文浩然却从南方回到了北方,跟随他来的还有500辆马车。

从会稽郡就走到咸阳城文浩然走得很快,只用了三天的时间。这还是每到一个郡城都细致的盘查,还说是为你好。

文浩然虽然对经商不是太精通,但对人情世故非常的练达。

有秦府的招牌在,飘扬的秦府旗帜让那些军守门也不敢收他们的好处费,可是人家按照章程办事总可以吧。

遇到这些,文浩然会分一些饴糖送给郡守,理由是让其品尝一下江南特产。

本来秦府威望就很高,文浩然也会来事,这才通行无阻。

进了函谷关,文浩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进了关中前面都是坦途。

函谷关守将亲自接待了文浩然,甚至没有查看文浩然的身份牌,热情的有些过分。

闻音知雅意,文浩然装了一罐饴糖送给了那位守将,借口是让这位尝尝鲜。

饴糖给的并不多,吃上两三顿就完了,不算是受贿,文浩然很注意一个度。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