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始皇帝与枭 秦风的律法概念(2 / 3)

困一些的家庭,借钱也让自己的家人免除肉刑。

枭在暗处没有阻止秦风判案,甚至还帮助秦风写判决书,原因就是秦风并不是一味仁慈,对于那些穷凶极恶之徒一律采用顶格处罚。

秦风询问案件的手法也非常灵巧。比如哪些欺男霸女、横行乡里那就使用肉刑——斩立决。

判决的间隙,秦风还给众人讲解人性,讨论人性善恶的本源,人无善恶,善恶如阴阳,善不稳定,恶如影随形。

善人或许为恶,恶人或许行善,但是都是小概率,以恶为主的人,破坏性很大,直接来个斩立决一劳永逸。

枭的格局也被打开了,他怎么可能阻止秦风判案?

咸阳城的西市口的血就没有干过,押往少府的刑徒就没有断过,整个一个下午,中尉们一直就是来去匆匆。

最后,廷尉府诏狱只剩下了一百来人。这些人有的案情不明,需要重新审核,有的是留给始皇帝秋后处决犯人过瘾的。

几万人的诏狱,冤情不少,秦风当场核查出来的就有几千处,秦风都会当庭释放,并且从廷尉府的罚款中取出一部分钱来补偿给他们。

前去核查案情的中尉们也不白去,廷尉府出差旅费1天100半两钱,衣食住行全包括,多不退少不补。

继续阅读

枭在廷尉府多半天的时间,感觉到了真正的人间烟火气息。

秦始皇早看出来了枭的细微变化,不过没有说,家臣暗卫有些情感也好,要不然就成机器了。

一边翻阅奏章,秦始皇一边说道:“一个人100半两钱算是合理,衣食住行加起来,算上马匹的饲料,剩余不下多少,朕这个帝婿,算账很精明的。”

枭拱手贺喜了一声说道:“帝婿的精明可不止这些,中尉的家庭情况参差不齐。

有的来自功勋,有的来自世家,也有的来自征战立功的农人。

家庭环境决定消费情况,比如杨端和的后人就在那里当差,自己的零用钱一天就300钱。

有一位农人甲士西村三郎,妻儿加起来五六人,全靠他养活,他一天花不了5个钱。

帝婿使用差旅费包干,有钱人家可以多带钱,清贫的中尉可以节省下来补贴家用。”

秦始皇听了枭的解释恍然道:“这小子,弯弯绕挺多,这就是墨家的兼爱,用帝婿的话叫什么润物细无声?”

枭站在一旁没有回答,这不是他应该回答的问题,他只讲述事实,他从来不下对错的判断。

跟着始皇帝,必须有这样的觉悟。

秦始皇也没有打算让枭回答,而是转移话题:“对了,叔孙通从廷尉府回来就发动博士查阅朕的起居录、诏书以及历代先王的起居录和诏书,这是为何?”

大秦的博士有这个权利,所以秦始皇知道了也没有差人去问,枭也是从廷尉府回来的,他就随口问了一句。

“应该是关于丝绸衣服的事情。”

“这孩子是和李斯杠上了,唉!”秦始皇表示很无奈沉默一会:“事情已经过去了,非得要找到证据吗?”

“陛下,当时叔孙通也向帝婿提出了这样的说法。帝婿回答的是法律是严谨的事情。

不能有或许、可能、差不多或者等等之类的东西。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不能用模棱两可的行文书写大秦律,规定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不能用【等】,律法条文用【等】很可怕,可操作范围太大了,这不科学。”

“科学,大秦律还讲什么科学,对了,科学是什么玩意儿?”

“不知。”枭回答的很干脆,他就是一个家臣,一个暗卫,只需要无条件执行命令就行,其他的不在他考虑范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