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宛城走向(2 / 4)

斑!

而人们称他为毒士不仅仅是说贾诩不献计则已,一献计便是毒计。还有一点是说的贾诩眼光毒辣,乱世中看人极为准确,屡试不爽。贾诩看透曹操胸怀大志,不以亲情为重,重视的是自己霸业的利益,所以贾诩在张绣杀了曹操儿子和侄子后,让张绣二次投降曹操。

张绣乍一听都懵了,他杀了曹操的儿子侄子,爱将,贾诩怎么还让自己二次投降曹操?!

贾诩便做张绣的思想工作,并亲自去和曹操谈判。曹操在198年,也就是宛城之战一年后,准备和袁绍开打,他万万不敢让张绣再在宛城威胁他大后方。因此竟然真的同意张绣二次投降,为了让张绣吃下定心丸,他还与之联姻!

二次投降,曹操再不敢让张绣牵马去侮辱他了。而是曹操牵着张绣的手,一起参加宴会,并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贾诩也跟了曹操,曹操非但没有因为他出毒计害死自己儿子侄子和典韦而疏远他,相反重用贾诩,到曹丕时贾诩的权力极大,做了魏国太尉,封寿乡侯!

张绣在207年病逝,曹操中间从没有为难过他,相反还给他极高待遇,2000户食邑。

所以说联姻是好东西,袁尚也是学着曹操,刘备和孙权,才想着把颜良文丑和河东刘氏联姻的。

此时是197年春夏相交之时,张绣反叛曹操后仍旧割据宛城。

袁尚抛出的话题便是,今后宛城的走向如何?

袁尚是知道答案的,张绣二次投降曹操,宛城归曹操。

但是田丰、沮授、审配三人却不是穿越之人,自然不知道结果,所以袁尚一方面是活跃宴席气氛,一方面也是考察一下三人的远见和智慧!

至少得和贾诩比一比!若是三人能推演出张绣会二次投降曹操,那么三人的智谋就和贾诩平起平坐,如果没有推演出这一结果,说明三人计谋不如贾诩!

接下来便是三位谋士的表现时间了。

宛城话题非常好,不牵扯冀州袁绍,可以畅所欲言。

先说话的是沮授,河北谋士八人中,他是年龄最小的,却是思维反应最快的。沮授认为张绣最终会被曹操所灭,他认为张绣简直就是吕布的翻版或者说是弱化版本,二者都十分相似,武艺高强,人品不佳,乃是反复小人。此等货色,最终失信于天下,所有诸侯都不会容之。最后只有覆灭一条路了。

与此同时,沮授认为吕布也必将与张绣一样的下场,不是被曹操所灭就是被袁术所灭。

袁尚静静的听着,发现沮授的大局观还是不错的,从人性角度出发分析张绣的下场也是正确的。最大的不足是小瞧了曹操的雄心壮志和战局的演化,尤其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

谈论宛城,只谈张绣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宛城对于曹操何等重要,而未来战局不难分析出袁曹必有一战,而袁术也将称帝,曹操三面受敌。这种情况下,换你是曹操,那位冷血、阴险、偏偏又有壮志雄心的军事家、政治家,会不会放下仇恨与张绣和解呢?

如果你有曹操的格局,有曹操的胸怀,有曹操的冷酷,那么你一定会和张绣和解从而进行二次招降,而不是在本就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而还要分兵去打张绣。那意味着曹氏的灭亡和失败!

袁尚暗暗叹了一口气,沮授的智谋还是稚嫩了一些啊,没有曹操的格局,也没有贾诩的眼光毒辣和看人透底。虽然沮授是忠良,气节高尚,但是水平一般啊。或者说最多是二流的谋士罢了,甚至只是三流。一流诸葛亮,司马懿,郭嘉,二流贾诩,荀彧、荀攸、周瑜,陆逊,徐庶,三流比较多了。别提庞统,真正意义的第一次战役,他就用计策把自己害死了,袁尚实在瞧不上他。

但表面上,袁尚并没有任何表示,只是静静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