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休养生息(2 / 4)

会稳固蹋顿单于的统治!而放他回去则很容易形成楼班和寇娄敦反蹋顿的局面!乌桓如果内乱则对袁尚这边大有好处!

其三,司马懿认为不宜进一步扩大仇恨,如果把俘虏的乌桓骑兵都杀掉的话,乌桓那边肯定会采取进一步的报复措施,可能是屠杀汉族俘虏,也可能是派出乌桓散兵游勇,在边境线侵扰,跟袁军打游击战!

袁尚也认同司马懿的观点,他认为汉族同乌桓的一战不是这一个右北王寇娄敦能左右的,区区一千两百降卒更是不解决本质问题。关键还在于积蓄力量在明后年强攻乌桓,此时不如麻痹敌人,让敌人觉得自己软弱无能而轻敌大意的好。同时让寇娄敦带回去自己的话给楼班,只要他楼班支持继续臣服汉廷,袁尚愿意协助他重夺大单于的位置!袁尚旨在扶植一个亲汉听话的乌桓单于。

既然定下了决策,文丑等武将也不再坚持,都服从袁尚的战略决策。因为这些将领也都从内心信服这个年轻人,知道他是一个可以创造以七万之众击败二十多万敌人的“奇迹少年”!

于是定好计策,袁尚召见了被俘虏的右北王寇娄敦。

这个身材厚实的大汉被绑缚押进了袁尚的军帐。他身上有三处明显的枪伤,但依然保持着一种傲然之色,仿佛是一位视死如归的英雄。他的目光坚定而深邃,透露出一股不可动摇的气势。

寇娄敦的脸上虽然带着痛苦和疲惫,但那种坚毅和刚毅的表情却让人无法忽视。他身上的伤痕并没有削弱他的气势,反而更显得他的勇气和坚强。袁尚看着这位俘虏,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敬佩和钦佩之情。

在军帐内,寇娄敦站立着,虽然被绑缚却仍显得挺拔有力。他的目光扫视四周,没有丝毫畏惧之色,只有一种坦然面对命运的从容。他的身躯虽受伤痛折磨,但内心却依旧坚定如磐石。

袁尚注视着寇娄敦,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情感。这位俘虏虽然是敌人,但他展现出来的勇气和气度让人肃然起敬。在这个困境中仍保持着傲然之色,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令人动容。

“给乌桓右北王松绑!让医官前来为其医治。关宁,取我随身带的千年人参来,熬制鸡汤给右北王。来,右北王,请入座!”袁尚起身邀请寇娄敦入座。

寇娄敦原本想着袁尚肯定会直接把自己拖出去斩首,甚至用酷刑折磨自己,没想到他竟然对自己这般的礼遇。不过寇娄敦心中生怀疑,却也不领袁尚的情,只是大喇喇的坐在座上。

后来经过医官的照顾,以及一碗浓郁参汤的送到,寇娄敦的确感受到了袁尚的善意。后来袁尚又安排了宴席与寇娄敦冰释前嫌。

寇娄敦捡回一条命,倒是心中有些感激袁尚,但是毕竟两方现在关系紧张,他也深知这次乌桓背信弃义偷袭掠夺幽州是错误的那一方。

袁尚当然是一派外交辞令了,他诉说了袁绍在世时,一直与乌桓老单于丘力居交好,袁尚儿时就看到很多袁氏的族人被送到乌桓结亲。其实乌桓内部已经有袁氏家族的一些血脉了。丘力居死后,袁绍还发文祭奠,并送诸多物资给乌桓部落。两家其实原本和睦相处,即便乌桓有困难也可以求助求援,大可不必南下率军侵略这般的激烈和撕破脸皮。

寇娄敦见袁尚言辞恳切,而且寇娄敦之前是见过袁绍,一起喝过酒的人,他对袁绍还是十分尊敬的。如今他的儿子又赦免了自己,所以也就把心里话说了。南下侵略并非楼班一派的主张,而是蹋顿单于看到袁氏内讧,想来趁火打劫并且试探袁尚军力和决心而发动的。

也就是说乌桓内部两派,楼班一派主张和平,蹋顿一派主张侵略。

袁尚闻言也直接告知了这次寇娄敦被俘虏的真正原因:蹋顿单于的军队早早的撤离了,但是没有告知寇娄敦,想借自己消灭寇娄敦!

寇娄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