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0年),历史上曾五毁五建。镇海楼的整体高度为28米,采用歇山顶,复檐五层的设计。首层面宽31米、深16米,首层石墙厚3.6米,逐层递减。
镇海楼在历史上曾多次作为军事防御设施,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军事功能逐渐减弱,转变为文化和教育的场所。在清朝时期,它曾作为书院,承载着广州的文化教育使命。到了近现代,镇海楼成为广州博物馆,珍藏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是了解羊城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此地孕育而出的灵源,融合了南越文王墓灵源,并扩张至整座越秀山,最后把这一区域全部覆盖。
灵源虽然喜欢诞生在人文气息浓郁的地方,但它们的诞生地却很少出现在人类居住的地方。即使区域内有居民楼,灵源也会巧妙地绕过这些地方。
就像此处南越文王墓灵源与越秀山灵源,明明是融合在了一起,可是夏先衍却没有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与羊城博物馆之间的区域探查到灵源的气息。灵源绕开了这里的小区。
两座灵源直接跨越了空间的限制,融合在了一起。
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