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的善与恶作出审判。
人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审判,来倡导人在世间时多行善举,以免死后受罪,从而打造一个现世社会与人为善的和谐环境。 这就对了,这个回答就是丰都作为鬼城存在的意义——唯善。
世上无“鬼神”,一切都是藏在人们心中的“恶”。鬼城丰都自始至终想要呈现给人们的,是藏在鬼神背后的道义与仁心。
在名山鬼城,描述了这样一个人死后的审判流程。黑白无常拘来魂魄,判官查看生死簿,验明正身,计算一生善恶功过。功大于过者,送过奈何桥,饮下孟婆汤,再次投胎为人;过大于功者,依律审判,打入地狱受罚。
地狱共有十八层,口舌是非之人,就打入拔舌地狱;罪大恶极之人,上刀山下油锅也不为过。人的一生做过的事在阴天子阎罗王面前一览无遗,不容狡辩隐藏,在人世间侥幸逃脱的惩罚,死后绝不放过。
整个审判过程,像一本醒世绘本:用生动而具体的案例告诫人们,只有乐善好施,善待自己,宽待他人,才能逃过死后的审判和惩罚。恰恰印证了那句古老的谚语:“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
继续阅读
鬼城之地,重人心教化,也重文教。如果说人心教化是鬼城对世人的醒世告诫,那么文教便为丰都劝人为善的“善”文化赋予了更加深厚的人文内涵。
在丰都名山上建有一所五云书院,其前身是丰都史上首名进士杨大荣为杨氏子弟修建的私塾,其今身是丰都实验小学。丰都鬼城不仅是传说中的“鬼城”,更是集儒、道、佛三家于一体的民俗文化宝库。
夏先衍之前了解过这里,但因为这里大多数现代新修的建筑,所以他并没有太过于重视,直到第二个情报发给了他,这里诞生的灵源比较特殊。
他从还没到丰都县就发现了,这里确实孕育出了一种特殊性质的灵源,这种灵源不同于以往所接触过的任何灵源。
天、地、人,其中“天”代表着宇宙星空,“人”指代着地星上的智慧生灵,而对于“地”,夏先衍最初认为它是大地。然而,当他接触到鬼城灵源时,他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自己识海中的变化。
华夏守护之灵告诉他丰都鬼城灵源中的这种气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
人类所生活的大地仅仅是相对意义上的大地,就如同星辰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天空一样。真正的“天”应该是整个宇宙世界,而“地”则是死后的世界,是所有生灵灵魂最终的归宿。
不是所有的生灵都有灵魂,智慧生灵才用有灵魂。
原本,这个世界并没有天地之分,随着人的诞生,从此有了天地。
地府文化所孕育出的灵源,覆盖了整座名山。与夏先衍想象中的不同之处在于,这种灵源的气息并不如他预期般阴森可怖,虽然是一种阴冷的气息,对人体没有太大的伤害,只是体质弱的人根本无法抵御这种气息的侵蚀,所以天气变凉后这里游客愈发稀少,甚至连工作人员都辞职了不少。
十一月的渝州本就是一个比较冷的季节,丰都更是因为连续不断的阴雨天气。今天虽然没有下雨,但是阴沉的天空与狰狞的鬼神造像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灵源之地充满了阴森的氛围。
华夏守护之灵在识海之中开始忙碌起来,所以夏先衍暂时只能留在这里了。他看着清清冷冷的景区,“这下可真成了名副其的的‘鬼城’了!”
一旁的王言也忍不住吐槽道:"是啊,队长,我感觉这里好冷啊!"
夏先衍解释说:"是吧,我也觉得这里冷。至于原因嘛,这是灵源的影响,虽然感觉阴冷,但实际上并不会对人体造成真正的伤害。相反,如果普通人能够适应这种环境,那么他们距离觉醒灵觉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