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前方有颈动脉,专门给大脑供血;还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分别负责给头部和颈部供血。这些血管周围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神经,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的指令,就像一群忙碌的“信使”。
再就是肌肉啦,颈部前方的肌肉主要负责支撑头部和保护颈部的血管、神经,像是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枕肌等等,都是咱们颈部的“守护者”。
咱们再看看项部,也就是颈椎的后侧。
项部主要是以骨头为主,颈椎一共有 7 块骨头,这可是人体脊柱中最灵活的部分,咱们能大幅度地活动颈椎。但灵活往往也伴随着不稳定,尤其是咱们的第一、二节颈椎,也就是寰枢椎。寰枢椎就像是连接着头颅的可活动“嵌合体”,咱们平时转头、低头、仰头,这个小小的关节贡献了一半以上的活动度,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得好好保护它。咱们中医有两个穴位叫风池、风府穴,它们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很多人晚上风扇、空调风对着后脑勺吹,第二天就感冒了,而且后脑勺肌肉一紧张,还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让人嗜睡、心情烦躁。
继续阅读
现代研究发现,咱们枕骨的肌群有着非常丰富的压力感受器,每克肌肉有 36 束肌梭,而咱们肌肉最丰富的臀部每克才仅仅有 0.7 束肌梭。这足以证明枕骨肌群是多么敏感和脆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咱们得对它多加保护,比如避免长期低头,在寒冷的环境中可以戴个保护后脑勺的头套,尽量别碰撞到这些部位。要是平时能做一些颈部后缩的训练,还能很好地加强枕后的肌肉。
寰枢椎的结构很特殊,就像是一个圆环套在柱子上,非常不稳定。我想起以前初中秋游的时候,有个同学在车上睡着了,司机突然因为路况急刹车,这位同学的头控制不住向前一甩,脖子当场就动不了,去医院一查,是颈椎挥鞭式损伤,就好像那个圆环从柱子上摔出来了。他在医院疗养了两三个月才出院。这件事在我心里留下了阴影,从那以后,我在车上再困也不敢睡觉,到现在我在车上都会套一个颈部围脖。我一直在想,咱们身上有安全带能在事故中保护身体不被抛出去防止损伤,为啥就没有一个车上的安全颈带呢?
因为它的特殊结构,临床上要是有人出现头晕恶心、体位性的眩晕、后枕痛等情况,医生通常会让拍一个“开口”的 X 光片,这样就能很好地看到寰枢椎的情况。正常的开口片两边空间是比较对称、均匀的,但要是一边变得狭窄,就会造成颈椎卡压、关节紊乱。要是遇到经验丰富的手法医生,在颈椎上做一个摇头复位,“咔嚓”一声,打开狭窄的锥体,症状就能有很大的改善和缓解。
项部位于颈椎的后侧,主要包括这些结构:
首先是肌肉,项部主要是由肌肉组成的,这些肌肉负责固定骨骼,完成脖子的各种运动,常见的有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肩胛提肌等等。
然后是颈椎,项部包含了颈椎的后侧部分,比如寰枢椎,这些颈椎允许头部和颈部做前后、左右和旋转的活动。
还有血管和神经,项部也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像椎动脉、臂丛神经等,这些结构对于颈部的运动和感觉控制那是至关重要的。
颈项的功能和重要性那可多了去了!
首先是支撑和连接的作用,颈项部位支撑着咱们的头颅,连接着脑部和身体躯干,传达着大脑的指令,就像个尽职尽责的“传令官”。
然后它还有通道作用,对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都起着重要的通道作用,包括食道、气管和食管,就像一条条重要的“管道”。
再有就是灵活性与稳定性,颈椎的特点是灵活但不稳定,尤其是寰枢椎,在咱们转头、低头、仰头的时候特别容易受损。
不过颈项也有危险区域需要咱们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