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后趁着人少问道:“小静,哪里能买到鱼竿?
我得去买一根,还得去钓鱼呢。
要加急处理,给未来的岳父大人准备年货呢。”
董静的脸红了红:“谁要你送年货啊,你都没正式拜访过我家,送什么年礼啊。”
说完,她看了看四周没有人注意,然后带头走向了鱼竿销售区。
李晓辉紧随其后。
看来销售员对自己店铺内外的情况都一清二楚。
到达销售区,接待他们的是一位中年男子。
董静喊了一声:“刘叔。”
接着指着李晓辉介绍道:“这是我男朋友,来买鱼竿。”
刘叔打量了李晓辉一眼,笑道:“放心,刘叔给你走个内部价。”
他接着对李晓辉说:“年轻人,第一次买?
是想钓个好玩,还是……”
李晓辉笑着说:“是第一次买,想着学学。您给推荐一款吧。”
刘叔说:“既然是第一次买,我介绍几种:
这个是竹节竿,节数越多价格越高,新手学钓就选这个。
这个是机制竹节竿,稍微好一点。
这个是玻璃钢鱼竿,名牌款的。
这个是碳素鱼竿。”
他一边指,一边介绍。
最后补充道:“初学者先不要买太贵的,竹节竿就行。”
李晓辉点头同意:“刘叔,多长的?”
刘叔笑道:“这四节的就行,够用了,湖里没问题。不过得两块四角五分,不算便宜。”
普通人家一般自己找根竹子接好做成的鱼竿,很少会来这里买。
四合院的生活中,李晓辉点点头说:“就这个吧。大鱼能不能钓起来?”
刘叔笑
临别时,老赵从柜台下方拿出一包东西。
他说:“喏,这是我自制的鱼食,你可以试试。看起来你也准备得差不多了,或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张建国感谢老赵后,提着钓竿带着王明来到衣物柜台。
张建国掏出钱递过去。
王明瞥了一眼,没有接。
“就当你送我一个礼物吧,”他说道,“我还没给你买过什么礼物,这钱你就收下好了。再说,我赚的钱爸妈都让我自己支配,根本花不完。”
张建国看他态度坚决,也就没有再坚持。
互惠往来,感情才能日渐深厚!
张建国逗趣地说:“哎?那你工作这么久,是不是攒了不少钱?到时候嫁过来不都归我了,这样我岂不是一下子就发财了。”
对于张建国这种“亲密”时刻的调侃,王明已经习以为常。
不过脸上还是有些红润。
“到时候看你的表现吧,否则我全都留给自己。哼哼。”
张建国笑道:“好,好。”
没有再多聊,张建国便匆忙离开了。
今早出发得早,得去湖边看看。现在已经不太早了。
坐车赶到了玉渊潭公园。
一到地方他就拿着一干渔具小跑到院子里。
进了大门,只见颐湖上的人还真不少,虽然距离市区有些远,但如今没什么好玩的地方,再加上过年不好出远门。
钓鱼渐渐成为了一家老少补充营养的重要方式。
现在没有后世的门票,大门口都敞开供人随意游玩,所以大部分人都集中在冰面上,许多大大小小的冰窟窿边上都蹲坐着或坐着板凳的人,专心钓鱼。
这在年前并不罕见,毕竟刚放假不久,一大早就来钓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只要能钓到鱼,不论大小,都能成为年夜饭中的一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