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歌说:“你说的我有点不懂……”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道教讲“修炼”成仙。达成“即身成仙”,何等逍遥自在,自然是让人羡慕的乐事;而“修炼”过程本身,历代高道也多强调其中之乐趣,将“修道”之是否快乐,作为道人是否了悟“真道”的一个证明。”
天歌说:“呃,这是我一直觉得,看电影啊,就是都是苦中修行,或者说苦中作乐吧,好像都是有什么苦行僧,苦修之类的,怎么我们道教,反而是以快乐,为正道的证明了?”
这还真是让人看不懂,一直以来都觉得修仙,有一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人间历练,吃苦够了才能得到,真正的一个最终的呈现最好的机会,怎么现在反而是以乐为道,那要是这样的话,所有人都修仙了吗?大家都是神仙了,何苦要不想做神仙。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自汉末道教正式建立以来,以“快活”为中心的“类审美”体验与感受,在“修道”、“炼养”之中就是重要心理,和精神需求。”
天歌说:“问题是,这种来自“修炼”的心理体验和精神追求,怎样逐步发展成为道教文艺家的审美的体验和追求,同时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道教文学艺术创作,影响了道教艺术精神的与时俱进?”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这就要说起,早期道教的“乐活”观……”
天歌说:“乐活观指的是什么?”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庄子就以神龟宁可“曳尾涂中”的寓言,来强调“生”的美好和重要;以“鼓盆之乐”来阐释自己“生”亦“乐”、“死”亦“乐”的超脱境界。早期道教追求“即身成仙”之“乐”,其实并非庄子式的“蝴蝶”或“鱼”之“乐”,而是“不老不死”“神仙”之“乐”。”
天歌说:“这个说的是什么意思?”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乐生,是早期民间道教的艺术精神核心。在汉末,道教刚刚成立之初,作为最富大众性的早期民间宗教的太平道,其传教方式和吸引群众的办法,就是用宗教形式的医和巫,来救治人们的,解除人们现实的灵与肉的苦难,进而获得信众的。再加上它的很有“互助组织”意味的宗教组织形式,有利于团结和组织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抗拒现实生活的压迫和痛苦,因此,当农民起义需要它作为信仰和理想的支柱的时候,宗教组织很容易就变成了政治和军事的组织。太平道的这种“此岸性”,自然会反映到它的宗教思想的方方面面,其美学思想也不例外。所以,《太平经》说:“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乃后可也。”它认为,人间最美好(即“最善”)的事,不是高官厚禄、封妻荫子,或者发财致富、锦衣玉食,甚至也不是“彼岸”的、“天堂”的幸福,而是人人都可以体会到的现实的平凡生活之乐,一种现实的审美的愉悦。这种以“生”为“美”的观点,被认为既是一种本能,又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被道教认为是最美好的、非功利的、充满了审美情趣的人生态度。“生”,是人生目的,也是审美态度,更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的快乐和最神圣、最崇高、最伟大的美。所以,《太平经》宣称“三万六千天地之间,寿最为善”。”
天歌说:“那还是要长寿呀!”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呵呵,主人说得对,“寿”,就是长生不老(即后来的长生成仙)的古代的通俗说法;“善”在古汉语中本来就有“好”和“美”的涵义。也就是说,健康长寿,在道教中是永远的宗教理想和至高的美学境界。这其实就是道教的“生美”思想的总纲,也是道教美学思想核心的“道美”观点的进一步“世俗化”和“人道化”。道教的“生美”观点,明显带有早期道教所吸收的那些民间宗教思想的色彩,从中国的传统思想发展的整个历史来看,它不但比这时已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