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迂回打听光王的情况,周墀却避而不谈。说了等于没说,避讳不谈的理由只有一个,事情蹊跷,见不得光。
五台山两人偶遇,红尘之外的人和俗世中的人是两个世界的人,不管这位王爷曾经经历过什么,至少他有安身之处,在佛祖的庇佑下安度余生。
朝廷对寺院清理整顿,他想要在方外之地保存自己的意愿难以实现。
柳叶让户丞办理一张户籍,五台山寺院清理,自己要带队亲自去办理。这件事不可能假手于人。柳叶想要以一己之力保护妙空。
夏粮马上收割在即,粮食入了府库,调拨安民。民心稳定,在开展其他工作,事半功倍。免得两手抓,都不好,反倒是让有心人有可乘之机。不利于地区稳定。
柳叶这边记挂妙空这一档子事。那边幽州境内的僧侣尼姑趋之若鹜的盛况也传到朝廷。
各地的使者陆续返回,关于幽州情况,城门外排出几里地的僧侣尼姑等待入城的盛况,引起世人的热烈议论。
对于武宗灭佛的举动,世人分两派,一派认为打击得好,僧侣对于民心的操控,更胜于儒家正统。另外侵占民田,私自蓄养人口,已经成了不受朝廷管制的法外之地。
一派则是佛教的死忠。认为佛教教化民众,是朝廷治理国家的有效助力。另外民众有向善向佛的心,信仰的力量更利于纠正开启民智。
而且各地佛教寺院众多,僧侣众多,一旦这些人走投无路,也是社会动荡的一大隐患。
无奈君主和丞相在灭佛一事上,理念高度一致。所以灭佛一派胜出,以压倒性的优势占据主动。
朝堂上李相正在启奏,“陛下,近来派遣各地的使者陆续回来。”
武宗:“各地对于寺院整治工作态度如何?丞相和他们沟通了吗?”
派遣河东的使者出列,“回禀陛下,臣去河东藩镇传达朝廷旨意。河东藩镇有蝗灾,节度使柳叶目前致力于灭蝗虫救济灾民。表示力执行圣上的旨意,不过时间段上会有小小的延迟。”
武宗手指轻轻叩击御座扶手。朕有没有必要微服出访,亲自督导呢?他有些神游天外。
丞相私下里暗暗观察武宗反应,糊涂,这个孩子真是糊涂。事急从权,这是国性的灭佛行动,你要把这件事放在前头。
怎么能稍微延后呢。圣上要的就是跟着朝廷指挥棒快速行动的态度。
少不得下了朝,在到圣上面前仔细陈述,为柳叶开拓。
武宗:“得去催促他,寺院整顿一事不能怠慢。”武宗语气极其严厉。
还是年轻,圣上动怒了。有的大臣心里暗道,年轻人坐到高位,还是稚嫩。这个位置他能做稳当吗?
派遣到幽州的使者禀告说:“陛下,幽州对于僧侣过于网开一面。现在的苗头是,许多僧侣将幽州作为躲避朝廷举措的避风港。”
张仲清是张仲武的弟弟。幽州节度使张仲武是御史中丞张仲清的哥哥。使者参奏他哥哥一本,张仲清坐不住了。
他上前出列,“陛下,微臣愿意快马加鞭,驰行千里去斥责幽州节度使不当行为。”
张仲武拿出大义灭亲的姿态。武宗面色严肃,“幽州藩镇公然和朝廷唱反调,李回,朕命令爱卿率领亲随卫队,前往幽州奉朕的旨意,严厉斥责幽州节度使的失当行为。令他即可整改,纠正错误。”
张仲清腰弯得更低,他盘参与整顿寺院事情,寺院的负面影响他深切体会到。他是拥护武宗的灭佛行动。偏偏他兄长为了保护僧侣和朝廷对着干。
他很生兄长的气。如今圣上另外派遣别人。是迁怒于他。
李回上前领旨意,“臣奉圣旨,定会严厉斥责幽州官员。”
下朝后,李回招集侍从亲随,即刻就要奔赴幽州。张仲清修书一封托李回交给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