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大人认同广泰的说法,对于商人却是待遇不公平,但他无力改变,或者说自己读了这些年的圣贤书,对于商人的现状也不想改变,骨子里轻视商人是读书人的通病。
爷两边说边喝酒,广泰留宿李府。第二天广泰早上从李府直接去商铺。
郑太妃给孙女说媒一事还挺上心,宣宗给母妃请安。郑太妃提醒儿子,“那个安定公回来了没有?我们家的女孩有好人家还得选择。”
京城第一美男就牛气了,迟迟不给个准信。郑太妃都归结到柳叶不识抬举上。
宣宗端起茶壶,到了一杯茶水,亲手奉于母亲。“母妃,婚姻大事不是儿戏,不要着急,好人家多的是。母妃随便挑选。”
太妃“儿子,娘挑选了一位,你看行不。就是李大人家里的三公子。他们家里世出名门,几位公子颜值都不错。娘想了想他们家的门第和家风,娘很是中意。”
宣宗“李大人,是李德裕。”
太妃点头,“正是他们家,李氏是高门大族,世代为官。这样家庭的孩子都是贵族教养,和咱们家的孩子正好相配。”
宣宗为难,娘怎么老是和自己唱反调,自己正要对李德裕出手,娘这边要和人家联姻。
宣宗没办法,只好瞪着眼睛胡编乱造,“娘,你还真别说,这样家庭的孩子,最大的问题是纨绔。因为世代贵族,养尊处优惯了,公子哥的脾气不是没有。据儿子了解,这个李大人家里的三公子,顶顶不争气。留恋烟花柳巷,还不学无术,在国子学里面最是调皮捣蛋地孩子。”
宣宗的金口玉言一下子把李倚说得啥也不是,太妃肯定是相信儿子。“我打听到的三公子,是位翩翩少年。可见人心可恨,隐瞒我不说实话,差点误了大事。既然这样,咱们家的女孩说啥也不能和他们家联姻,太坑人了。李大人一辈子严厉正直,自己的儿子教育不好。可惜了,可惜了。”
太妃连连惋惜,在等等吧,大唐的好儿郎多得是,再看其他人家的孩子。“儿子,你要把咱们家女孩的婚事放在心上,还有你自己的事情也要放在心上。这事你不上心,娘替你张罗。你手下的人都是干什么吃的,圣上的子嗣问题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吗,选美选妃子的事情。娘出面替你张罗。”
宣宗现在一说来给娘请安就打怵,不为别的,就是选妃的事情,回回娘都挂在嘴上,他心心念念一个柳叶,其他的女子他哪里会上心。
柳叶现在音信皆无,不知道在吐蕃那边情况如何。音信不通,隔着千山万水,生死不知。他是为了大唐的江山,为了他皇帝的大业舍生忘死身赴险境。
自己哪里有心情软玉温香地享受,再说了有柳叶珠玉在前,鱼目他也看不上。
“母亲,这事先放一放,我的皇帝宝座还没坐稳,等三两年之后在说。我还年轻,着什么急呢。”
宣宗因为母亲两件事一块提及,都是让自己为难的事情。所以没给母亲在说教的机会,直接推到三两年之后。
要想弄清楚江遥和柳叶的行踪,还要去皇城走一遭。隔了几日,李相穿戴上官服,前往皇宫拜见圣上。
老夫这一次进宫,皇帝会是什么态度,老夫还是自觉一些,主动请辞。毕竟中书令的职位不能空悬。占着茅坑不拉屎,那不是耽误政务吗。
李相一方面要打探女儿的出行方案,一方面探听皇帝口风,主动让贤。自己在府里窝居这么久,皇帝没有派出亲随来探望自己,已经说明皇帝态度。
宣宗下朝之后,仇公武禀报,“陛下,丞相大人求见。”
李相在门外等候宣召。宣宗不愿见到李相,他没说宣召,也没说不见。自己低头翻看公文,两刻钟后,他掐着点呢,看看沙漏,行了,李德裕心里应该知道咋办。
宣宗推开公文奏折,“让他进来。”他对于李德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