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或者乙浑干脆就是被冯太后利用之人,否则权势滔天的人,怎么可能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杀了,乙浑与桓温不相上下,桓温都是死后,他的势力才被逐渐剔除,乙浑怎么可能就凭一句话便被杀了,死的有些太容易了,即使是他的党羽,也被除的太容易了。
呵呵,或许狗熊想的不对,不过,争权夺利无非就是这些手段,就看谁比谁运用的顺畅,谁比谁狠罢了,乙浑为冯太后清扫了路障,才有了之后的“太和改制”,如果这些人没有被杀,恐怕“太和改制”也不可能进行的那么顺畅。
吕思勉言魏史的缺漏、不完备,诚然让人如同堕入五里雾中。缺漏、不完备,再加上粉饰太平的遮遮掩掩,或许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鲜卑拓跋氏面对汉文化时的不自信。
拓跋弘的生母是李贵人,按照“子贵母死”的制度,在立了拓跋弘后,李贵人自然是被赐死,因此,冯太后,并不是拓跋弘的生母。
咳咳,这段暂时没嘛用,诸位知道有这么个事就行,后面会有用。
471年,拓跋弘不满冯太后长期摄政,打算禅让于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为众臣劝阻而作罢,之后禅让于太子拓跋宏。
这里、这里也要注意,后面会有用。
嗯——,狗熊卖个关子先。
群臣上奏以新帝拓跋宏年幼,不能处理朝政,让献文帝亲自处理朝政,并为献文帝上尊号为太上皇帝,区别于汉高祖之父这样虽为皇帝之父却不统治天下的“太上皇”。
这之前,发生了件事情。
文称皇帝拓跋濬病逝时才二十六岁,而冯太后比拓跋濬还要小一岁,长夜漫漫,孤枕难眠,冯太后也是有生理需要的,于是便有了一个叫李奕的宠臣。
被拓跋弘得知后,将李奕给杀了,杀了李奕,冯太后很是不高兴,后来,献文帝又把李欣擢为尚书,参决国政,使冯太后更无法容忍。于是,她利用自己的声威与势力逼迫拓跋弘交出皇位。
不过,这事有蹊跷。
与李奕同死的,还有李奕的兄弟李敷、李式,李敷次子李仲良,李敷从弟李显德,妹夫宋叔珍;李敷的长子李伯和逃窜了几年后,被人执送,被杀;李奕的别生弟李冏得以逃脱,李伯和的庶子李孝祖,由于年纪小,藏匿后得免。
可以说,李奕是被夷三族了,这可不是单单因为男宠一事而引起的杀戮。
同一年被诛杀的,还有慕容白曜。
说起慕容氏,自然想起了各种燕,慕容白曜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玄孙,受到文成帝拓跋濬的厚待,在与刘宋交战中,对攻陷青州、冀州有功,应有一定威望。慕容白曜的史评也很高,如果史评是事实,那慕容白曜真是一难得的人才。
但,李奕事件后,被扣了个依附乙浑的罪名,给斩了,如此执法如山、刚正不阿之人,怎么可能会依附乙浑这样的人,而且,乙浑事件是466年,却到了470年,李奕事件后被斩,这不得不怀疑李奕事件,到底是何事。
之后,由于慕容白曜之案为冤案,所以在太和(477年——499年)中期,著作佐郎成淹上表给孝文帝元宏,请孝文帝为其平反,孝文帝见表,知其冤屈,遂为慕容白曜平反。
这真是……豪爽的草原汉子,也有这么不爽快的时候,要遮遮掩掩的粉饰太平。
不管怎么说吧,李奕事件,让拓跋弘与冯太后离心,冯太后不但逼拓跋弘禅位,五年后的476年,拓跋弘年仅二十三岁,便在永安殿离奇暴毙,也让人不得不怀疑到冯太后头上。
前面提到的,冯太后不是拓跋弘的亲生母亲,拓跋弘敢阻她的路,杀起来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如果是自己的亲儿子,或多或少还会有些顾及。
到这里,狗熊认为,鲜卑拓跋氏,已经死了,至于原因,听狗熊慢慢、慢慢道来,嗯嗯,请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