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玄武谜葬 第一百三十四章 琵琶洲之困龙舟(上)(3 / 4)

探秘者笔记 鬼谷八门 5147 字 2021-03-31

石灰岩,如同溶洞一般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岩石而去绵绵看不清,那些天然形成的溶洞究竟有多大。

这点大家倒也没有觉得很奇怪,因为他们身处的空间实在是太大了,一次性想将整个空间部一目了然确实不太可能。

众人也没有当回事,还是继续沿着中甲板继续探索,有限的光源让原本可以在十几分钟之内完成的事情,他们耗费将近一个小时,当将中部甲板探索完毕之后,大家才真正意识到这船究竟有多大,七个人在甲板上不敢把距离拉的太远,因为当他们相距十米时候强光电筒的光亮已经看不清前面人的背影。

中部甲板没有特别之处,除了桅杆和一些古代船只应该有的东西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唯一让他们不解的是整艘船上的甲板入口为何都要用铁条浇筑死。包括甲板上的船舱舱门都是一样。

当他们沿着船舷来到后甲板的时候,看到一只巨大的铁笼子,笼子有三米多高是用粗大的铁条锻造而成,而唯一不同的是后甲板的主舱的门居然没有用铁条浇筑死。

一扇如同崭新的舱门就这样呈现在大家眼前,反而让他们七个人觉得事有蹊跷,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台风在一旁解释道:“古代这种大船都是出海远洋的,船尾有这样的大笼子可能是为了捕捉海里的大鱼。”

沈一凡则认为台风这个解释有些牵强,可是也不知道还有其他用处,他说:“现在的船只有一些潜水笼,古代会不会也是将这种东西作为进入海底来保护他们的。”

话语还没有说完就看见三牛和方子已经端着鱼叉枪来到主舱门口,两人朝里面丢进去一颗冷焰火,过了一会两人朝他们打了一个安的手势。

主舱一般是船长休息和办公的地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船长室,一般要了解一艘船的历史和背景资料都能在船长室里找到。

自从华夏雕木成舟到现在万吨巨轮远航海外,华夏的航海和造船的历史已过千年了,自海上丝绸之路出现之后,古代大型商船远航重洋,就开始有了船长笔记的制度,这种制度一直延续至今,世界各地都在使用。

沈一凡认为如果要了解他们脚下这艘古代巨船的背景和资料,必须去船长室看看,可能会找到一点他们想要的资料之类的。

其实他们眼前的船长室非常的巨大,呈现为一个半圆形,将后甲板船尾的一块部占据,高度估计有现在的五层楼之高,船长室门前除了那个三米多高的铁笼子之外,还能看到一些青铜鼎器。

炸雷看了下这些鼎器之后,脱口而出:“奇怪!这些鼎都是商周时期的。”

沈一凡看了一眼发现鼎器的排列有些奇怪,细细一数一共有六只青铜鼎,而中间那个青铜鼎最大,足有三人多高,周围的鼎器要稍微小一点,但是也要二人多高。周围五个青铜鼎分五个方位将中间大鼎围着,有些像祭祀用的场所。

青铜鼎在古代是祭祀中最为重要的礼器之一,据说周文王开创大周立国之时,岐山祭天用一百零八鼎器祭祀,分别为代表天上一百零八星宿。

眼前的六个青铜鼎应该也是祭祀所用,看鼎器摆放的位置应该是五行归一的风水摆位,但是有一件事情沈一凡不明白,在这里摆一个五行归一的风水祭祀位,有何意义?

五行归一盛行于唐朝鼎盛之年,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晚期,有“金木水火土,五位归一位”之说,据说是唐朝风水大师李淳风从道中悟化而出。古人将五行为万物万象之代表,道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而万物有归为一。”

古人信奉阴阳说,认为天地万物都存在阴阳两面,既然有生便是有死,既然有死便是有生。五行归一之法就是将一化为万物,万物有成一。一生万物,万物归一,周而复始,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