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脚算了,虽然十八里铺地少人稀,可是现在也就剩下我们十六个人,那些地现在也没人能种了,你们琢磨一下吧。
留下也不一定就能吃饱,可是多少还是有点收成,我们地里下了种!现在人也没了,你们留下只要熬到夏收!说不准就能有粮食吃了。”
这位里正姓赵,人称赵老三,说话也实诚。
韩大志和韩成奎心里一暖。
是啊,村里人都差不多死绝了。
地里收成虽然按照这些人说的,不一定能吃饱肚子,可是现在这些人都没了,地里的收成可是现成的。
除了缴税,剩下的他们可以说是白捡了便宜。
这个赵老三赵里正要是不说,人家十六个人也能贪了这些粮食,谁也说不出什么。
可是人家这么说出来,就是想着报恩啊。
和林老爷子他们比起来,一下子就差了很多。
简直是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
“我们商量一下,你们先歇着,身子还没恢复,今晚上来我们只能先在你们这里落脚,有什么事情,咱们明天再说。”
韩大志一下子没答应。
做主的可不是他。
两家人的事情,他要和老太太商量。
一大不会功夫,王老太和他们两家人都被韩成奎带人领来了。
他们没进村,王小青说了!没有彻底消毒之前,他们不能进村里。
他们在打谷场安营扎寨。
生火做饭。
那十六个人和他们在一块。
淮山粥吃饱肚子没问题,还绵软黏稠,赵里正一开始还以为这些人也吃的木薯,差一点没把锅掀了。
结果被大家伙说服了。
一吃之后才发觉的确不一样。
他们吃的木薯,又涩又苦,吃到嘴里嘴巴都麻了。
可是人家这淮山吃了又香又甜。
心里也是难过,要是他们当初能够分辨淮山和木薯!也许不用死这么多人啊。
真是人的命啊。
更加羡慕这些人,人家可是有个读书人呢。
还有个小大夫。
这父子两个一看就是有大本事的人。
十六个人好不容易缓过来,心里的大事解决了,早就睡着了。
他们在打谷场一边。
韩大志王鹏举他们在另外一边。
还是泾渭分明的。
韩大志这阵儿和王老太,还有王鹏举王鹏飞,王鹏望,韩成奎他们坐在火边上。
商量这事呢。
王老太看看村子。
十八里铺唯一的问题就是地是山地,开垦不容易。
再加上水源不好解决。
其实要不然这地方倒是个好地方。
盐碱地其实也不算多,其他的地主要是瘦。
再加上气候好,一年两季稻谷还是没问题的。
要说吃饱肚子也在人。
“你们觉得呢?我是建议留下,一路上咱们又不是没见过路上是个什么样子,难民那么多,都是奔着襄阳去的,就算我们能好好地到了襄阳,这么多人襄阳能收?
要是真的在这里能有地种,有饭吃,我们比再走几个月强,我们粮食可没有多少了,我可是走不到的。”
老太太说的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