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卿,你可知那副将赵锐是何许人也。”
nt
“回陛下,那赵锐原本乃朔州一童生,是去年山西院试的第一名,神童之名,整个山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神童?等等,刘爱卿,那赵锐今年年岁几何?”崇祯听到这里一楞,赶紧打断道。
“回皇上,那赵锐今年应该才十五岁。”
“什么?十五?”
这次连崇祯都惊掉了下巴,顿时脸色就难看到了极点。
众人虽然又想跳出来指责刘御史,可去年山西出了个神童,许多人都略有耳闻,确实好像叫赵锐,只是他们怎么也无法将神童赵锐和副将赵锐联系到一起。
“回皇上,山西去年院试第一名,确实是一名叫赵锐的十四岁少年。”礼部尚书见皇上看了过来,赶紧出列答道。
“哦,难道还真有这事?刘爱卿,照你所那赵锐竟然是童生,还取得了院试第一名,为何今年不来参加乡试,反而做了副将?”
崇祯也来了兴趣,其他人同样直直的看着刘御史。
“回皇上,具体情况微臣也不知,只知今年六月,那赵锐被山西巡抚许鼎臣革除了功名,其后不久宣大总督就临时任命其为游击将军,南下协助剿灭反贼。”
“还有这种事?岂有此理,那许鼎臣简直死不足惜!”
崇祯脸黑如炭,其他文官也频频点头,都指责许鼎臣,毕竟大家都体会过科举的艰难,你嫌人家年幼,完全可以压两届。
但既然都考中了,又革除功名,那就太过分了,这相当于断了人家的前程。
他们可不相信一位十四岁的少年,能干出什么怒人怨,值得革除功名的事来。
“刘御史,照你所,那赵锐的兵马又是从何而来?”
过了一会儿,一名文官站出来质疑道,显然和许鼎臣关系非浅,崇祯也点点头。
“回皇上,那赵家原是朔州大户,官宦人家,据是今年年初鞑子来袭时,上任知州刘凯让其招募乡勇自保,还击杀了不少鞑子,得到了张总督的嘉奖。”刘御史想了一下道。
“好好好!没想到我大明还有这般能文能武的少年英才,实乃我大明之幸,社稷之福。”
崇祯唰的一下站了起来,脸色胀得通红,激动的连三个好字,显然是相信了刘御史的话。
因为如果一名普通的武将,嚣张跋扈,拥兵自重什么的他还相信。
可要一名自熟读圣贤书,十四岁就考中秀才的神童,任谁都不会相信,他也不相信。
所以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太原知府等人为了推卸责任构陷赵锐,而那些战绩多半也是真。
毕竟前阵子,可是传来太原岌岌可危,但赵锐带兵一到,反贼就徒了文水汾州,期间也没有其他援军,稍微一想就能明白其中的关键。
众人虽然觉得刘御史知道的未免太详细了,但见崇祯都这么了,也只得纷纷附和。
崇祯越想越激动,最后竟脱口就道“传朕旨意,任命赵锐暂代山西巡抚一职,节制山西南部州府各级文武官员,全权负责剿灭山西反贼事宜。”
“陛下,万万使不得啊。”
“陛下,三思呀!”
众人都是大惊失色,连刘御史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
“陛下,那赵副将虽然战功卓着,但竟然已经弃笔从戎,又才十五岁,实在不宜暂代山西巡抚一职,不如加封为太原总兵官,更合适一些。”
“嗯,爱卿所言也并无道理,那就晋升赵锐为太原总兵官,节制山西南部州府各级文武官员,全权负责山西剿贼事宜。”
nt
“另,加封太子少保,兵部右侍郎。”
崇祯刚刚也是头脑发热,兴奋的有点过头,因为他太期盼大明再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