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战场白蔷薇之日(三)(3 / 4)

乎也消失了。那些针刺般的冰冷气息正在退却之中。

迟滞作战已经达成,开始撤退了吗?还是说——

轰鸣在背后炸开,罗兰回过头。

防线右翼,一个齐射炮阵地消失了,一台有着8个轮子的“铁箱”从烟雾中疾驰而出。丑陋的钢铁怪兽以令人瞠目的高速朝罗兰逼近。

(是以别动队进行机动防御啊。)

看着轮式战车的出场。罗兰不禁感到一阵放心。

防卫军还在组织攻势,那么就是说王太子的部队还未到达吕德斯,事态尚有挽回的余地。至少不会落入最糟的状况。

舔了一下嘴唇,罗兰一扯缰绳。冷冷地直视呼啸而来的轮式战车。

“我们上吧,林克斯……这是一场机动战!!”

###########

iii号轮式自行突击炮。

光从外表和粗略的性能参数,难免会给人名不副实之感。战斗全重19吨,全自动无级变速,公路最大行驶速度每小时120公里,独立液气悬挂。50㎜l60战车炮,火炮双向稳定器,半自动装弹机,正面防护在100公尺距离上能抵御127㎜机枪弹,侧面防护在200公尺距离上可抵御792㎜穿甲弹……

以上数据不要说和猎虎、斐迪南之类的重型驱逐战车比,和装备75㎜l48的三号突击炮、8t比都显得寒酸。唯一可看的卖点似乎也只剩下技术先进性和机动力了。老实说,这玩意儿更适合去干步兵战车和装甲侦察车,而不是突击炮。

然而不论是从项目需求、战术运用,还是技术传承的角度来评判,iii号轮式自行突击炮的的确确是猎虎、猎豹、犀角、貂鼠、10、isu-100等等驱逐战车的后裔。更直观的说,是zbl09式105㎜轮式突击炮的弱化廉价版。

所谓驱逐战车、突击炮,本质上都是安装了自行底盘的火炮。战术运用上也近似牵引火炮,即进入预设阵地,对敌目标进行伏击、阻击。但在自动化程度、反应速度、防护能力等方面远胜传统牵引式火炮。冷战之后,随着大规模全面战争的可能性降低,应对突发的低强度成了主要战争模式。军队编制和装备研发开始成为潮流,“能快速部署的机动火炮”成为突击炮的发展大方向。

防卫军研发轮式突击炮主要是为应对机动防御作战和战后的镇压扫荡作战的需求。此外,更进一步计划将之整合入城市作战,使之成为城市装甲部队不可或缺的一环。

实战经验显示,身披重甲的大口径自行火炮与自行速射高炮的组合足以碾压躲藏在建筑物里的敌军。但在穿越瓦砾和壕沟时会曝露防护薄弱的底部和顶部,且在爬坡过程中。火炮和机枪对准天空无法瞄准,里面的士兵也因为角度的关系看不到敌军,越过陡坡的一刹那速度会加快,加上剧烈震荡。同样无法瞄准射击。这时敌军哪怕使用简陋的土制燃烧弹都能轻易烧毁引擎,使战车报废。最后,履带式重型车辆的机动力也难以迅速迅速驰援,一旦陷入敌步兵猎杀小组的包围,很能及时进行相互间的支援。

通常情况下。防卫军会采取将自行高炮或装甲车编入装甲突击群的办法来克服以上问题。不过这也只是急就章式的对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毕竟战车的问题,自行高炮和装甲车同样存在,“业余选手”并不总能替代“职业选手”。

而防卫军心目中的“巷战专用辅助装甲车辆”,正是iii号轮式自行突击炮。

由于采用了独立液气悬挂技术和火炮双向稳定器,车辆在爬坡或是高低起伏不平的地形下也能对敌开火;半自动装填的50㎜电热化学炮无论射速、威力全部凌驾同口径传统火炮;车顶的792㎜遥控加特林机枪和位于车体四周及车尾的反步兵散弹发射装置足以应对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