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要塞VS要塞(二十二)(1 / 3)

牧月7日的大决战一如既往是以炮战拉开序幕的,只是这一次主角从防卫军炮兵换成了查理曼炮兵。

后勤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其涉及的领域包括生产、制造、采购、存储、安保、运输、分配……就算有罗兰设计出一整套可行性极高的后勤运输体系,其背后依然有一千名持会计证的专业人员和近30万劳动力在支撑保障这个体系的运行。要知道每一箱子弹、每一盒螺丝都有其专属的编号和专门规划的输送路线及时间表,如果没有这样一套庞大的体系支撑,非但无法避免之前的混乱,更会制造出新的麻烦——没有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环境下,要管理和支援上百万人的战斗,就是如此繁杂又琐碎纤细的工作、。

靠着后勤系统的爆发运转,查理曼总算在莱茵战线拼凑出了一支还算客观的炮兵集群,足足1330门各型火炮,平均每门炮备有5个基数的炮弹。以这样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大决战来说,以上数据当然还远远不够,但失去制空权的现在还能有己方大炮发话,一线部队就应该偷笑了。

上午7时30分,蓄势待发的查理曼大炮一起对齐格菲防线喷出了火焰。下定决心学习对手的查理曼炮兵将目标锁定为铁丝网地带和一线堑壕,打算用猛烈的炮火准备来完全摧毁防卫军前沿堑壕群,然后步兵迅速跟进,轻松拿下目标。接下来炮兵再次前移,对下一条堑壕展开轰击……如此周而复始,以轰垮——步兵冲击——再轰垮——再步兵冲击的逐次进攻战法,逐条突破防卫军的防御线,直到最终突破整个防御地带,再投入骑兵包抄伊谢尔伦炮台。

或许有人奇怪,地面部队的作战计划里为什么没有对敌军炮兵的压制?其实查理曼王家陆军不是傻子或健忘,他们当然清楚压制对军远程火力的重要性。只是炮弹拢共就那么多,用来轰开防御工事还尚嫌不够,哪来多余的弹药供炮兵们挥霍在不知道详细位置、射程也完全够不到的敌军火炮上。

不管怎么说,一直被压着打的步兵们能听到己方火炮的隆隆炮声,本身就是对士气的一大鼓舞。一直龟缩在堑壕里的查理曼士兵第一次敢于走出堑壕,眺望笼罩在烟尘和爆炸中的防卫军阵地。看着眼前那一团团绽放的死亡之花,一直被吊打的“陆战皇后(步兵的昵称,骑兵的昵称是‘战场女王',炮兵的昵称则是‘战场女神’)”们不顾可能遭到扫射和狙击的危险,用各种口号和手势抒发着淤积在的心底的愤懑,顺带为炮兵助威,全然不顾身上几乎与体重相差无几的负重。

对第一波投入进攻的查理曼步兵来说,负重可能是更甚于鬼畜的大敌。他们除了要携带一支步枪和刺刀之外,还有两副简易防毒口罩,150发子弹,两枚带挂索的链球式手榴弹(替训练有素的掷弹兵背负,作战交给更清楚该如何发挥这种武器的掷弹兵)、2个空沙包袋(用于夺取敌军堑壕后填满沙土,垒成沙包工事)、1把铲子、1把铁丝网钳、1个干火把和被服、食物等个人物品。因为上级周到的准备工作,平均每个士兵负重35~38千克,发起冲击时体力消耗的非常快。要不是对面工事坚固的简直丧心病狂,步兵们一定会把步枪、刺刀、手榴弹之类的玩意儿丢在地上,大骂“谁会背着这些鬼东西连续冲锋一整天啊!!”

现在己方炮兵单方面的表演更是强化了这种想法,不少乐观的士兵开始卸下私人物品、防毒口罩之类“不那么重要的东西”来减重。而被传染了乐观情绪的军官们更是在对士兵们的动员演讲中,将自己冲昏头脑的乐观充分展现了出来。

“你们将拄着手杖,而不是拿着步枪冲进敌军阵地。当你们进入敌军堑壕里,会发现里面都是尖耳朵鬼畜的尸体,连老鼠都不会在这种猛烈的炮击下幸免。”

“你们不会遭到任何抵抗,敌人非死即伤,你们将在上午11点抵达伊谢尔伦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