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冰风森林(十八)(1 / 2)

“先生们,我们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

帕西法尔将几份报告放在讲台上,拿出最上面的一张图标,指着犹如山峰一样的曲线图说到:

“公国军开始进攻曼纳海姆防线以来,对空运的依赖逐渐加深,在上周,至少有三成的物资是靠空中运输送到前线的。在此我可以断言,公国军的后勤运输系统已经到达巅峰阈值。现在正是这套系统效率最高的时候,也是最脆弱的时候。”

效率高并不总是意味着好事情,单一的数据并不能展现事态的全貌,只有将各方面数据综合对比,呈现出来的才是真相。

公国后勤系统的高效率运转正是那种极具欺骗性的表象,乍一看似乎开战初期的困难已经被客服,实际上问题并没有被解决,只是被不计成本的空运给掩盖过去了。

所谓效率,并不是快就好,成本的控制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重要的指标。以后勤运输为例,空运固然有着速度快,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的优势。但空运的成本远高于铁路和公路运输,而且还必须考虑到空中管制、物资存储、物流转运等等成本。是故除非是紧急需求或远距离战略输送,不然正常战役级别的后勤物流中空运的占比不应超过一成。而截止上周,公国军送到前线的物资有30以上是通过空中输送实现的。其陆地交通之混乱,空中运输压力之大可见一斑。

更重要的是30这个数字还并不是真正的顶峰峰值。

翻到下一页,帕西法尔指着几张明显是近距离偷拍的照片说到:

“随着这些大家伙到达前线,相信公国后勤系统将在未来一到两周内到达系统承受的临界点。”

台下的听众们并未因为感受到喜悦,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在房间内回荡。

崭新的大口径火炮正在列队装上火车或是被钢缆固定在船舱甲板上,虽然图标上没有给出具体的型号和性能参数,但凭经验,拉普兰军人们断定那些大管子的口径起码达到了120㎜,有部分可能达到了150㎜,其中几门如同水缸般肥硕的重型臼炮更是攀升至300㎜级别。

很显然,曼纳海姆防线的坚固程度和拉普兰军人的坚韧善战已经超出了公国军的想象。面对令他们越来越感到不耐烦的障碍,公国军打算用非常公国式的办法加以解决——用大炮来粉碎一切障碍。

公国玩大炮的历史和其它列强一样长,但他们是同业中最坚定也是最彻底的大炮兵主义者。其它国家的军人将炮兵称之为“战场女神”,公国则是赋予炮兵以男性化的“战争之神”的称号。可见公国军对炮兵的推崇。

受制于基础技术发展的滞后,公国的炮兵装备发展有鲜明的特性,即不追求精度和寿命,将火炮当做纯粹的消耗品与突破兵器,用数量和威力来弥补精度的不足,以炮弹之海和配备轻机枪、自动枪、冲锋枪、轻便臼炮(迫击炮)的突击队突破敌军的防线,后续部队跟进,扩大突破口。

是故公国偏好大口径火炮,炮兵编制也比外国同行更大。照片里的正是122㎜和152㎜榴弹炮,这些大家伙一旦到了前线,曼纳海姆防线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而最后的那个大家伙——280㎜重型攻城臼炮一旦抵达前线,不管对曼纳海姆防线抱有多大的信心,被突破也就只是个时间问题。

这种重炮原本的定位是岸防炮,即安装在海岸线的炮台上,用于扼守峡湾出入口或拉普兰湾,防御入侵海岸线的敌国舰船。作为野战炮使用时,安装在特殊的轨道炮架上可进行三百六十度旋转,向任意方向开火射击,能够将217公斤重的炮弹射向7650公尺外的目标。

由于这种火炮弹道高抛,可以用来直接攻击防御工事最脆弱的顶盖部分。当这种恐怖的重炮搭配其它火炮对曼纳海姆防线的某一部分进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