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朱聿键还是有些雄心壮志,要驱除建奴,收复河山。
可是如今已经是隆武九年,而他也有了五十一岁,年过半百。
在平均寿命不到三十岁的年代,五十岁已经算是高寿。
如果再年轻十岁,朱聿键不会如此急切议和,他现在已是高龄,也不知还能活多少年,眼见着短时间内无法彻底击败满清,便只有急于求和,然后趁着自己还能做事,为皇子扫清障碍。
老朱家大体是有这个传统,当年太祖朱元璋,为了子孙能够顺利坐稳江山,便将从龙的功臣,几乎杀了个干净。
朱聿键感受到自己时日不多,便也开始动手,准备为皇长子朱琳源打下个安稳的江山。
在隆武朝廷还都南京几个月内,朱聿键连续动作,堵胤锡等一干主战派,迅速被赶出中央,下放到地方,而堵胤锡虽名义上督师湖广,但其实被朱聿键架空。
原本归堵胤锡调遣的顺系,被留在南京和江北,整编为禁军和江防军,保护南京的安全,使得堵胤锡有督师之名,属下却没有什么兵马。
留在湖广的明军,则由湖北巡抚傅上瑞来节制,而傅上瑞有何腾蛟在朝廷背书,自然是不惧堵胤锡,不会听从堵胤锡的调遣。
因此堵胤锡虽封了国公,但其实已经被隆武朝廷边缘化,失去了影响大明国策的能力。
堵胤锡见皇帝有意疏远他,心中多少有些失望,而且也觉得没有意思,于是服气称疾请辞,而隆武居然没有象征性的挽留,便恩准了堵胤锡的辞呈。
这让堵胤锡失望至极,搬到了岳州洞庭湖君山岛上隐居,何腾蛟对此自然不放心,安排一员心腹为巴陵知县,专门监视堵胤锡。
在将主战派赶出朝廷后,朱以海虽反对议和,但是浙系势力主要在地方,在朝廷上的声音却很小,反对的声音,很快就被主和派淹没。
六月间,何腾蛟与冯铨终于协商完毕,写下正式的明清议和条约。
条约表示,清军不再南侵,而明朝则承认清为北朝,双方东段边界以淮河为界,中段边界以伏牛山、方域山为界,西段以大巴山为界限。
在东线明清交战激烈之时,西线孙可望攻打成都的战役已经进行了好几年。
虽然吴三桂多次挫败孙可望的进攻,但是西军每次战败之后,用不了多久,便再次卷土重来,使得吴三桂得不到喘息,成都周围人口流失,田地抛荒,无法支撑关宁军继续防守成都。
此前,满清朝廷还不时给成都输送物资,可是随着其它战线告急,分给吴三桂的物资便越来越少,最后干脆没有,再加上入川道路崎岖,运送物资消耗太大,吴三桂只能放弃成都,撤到了汉中盆地。
而这一切,正好就发生在,江北大战期间,所以西段以大巴山为界。
条约确定了疆界,并规定,明清南北并立,明朝不称臣,清也不给明朝称臣,顾忌了隆武皇帝和大明朝廷的颜面。
作为回报,明朝则在边境开放榷场,给与满清便宜,以较低价格与满清进行贸易。
何腾蛟与满清谈判,达成的这个条约,相比于南宋的《绍兴议和》,一不称臣,二不纳贡,反而拿下南阳、汝宁两个府,并不算丢脸,被隆武朝廷宣传为一场外交胜利。
当然,除了上面书面条约之外,明清之间,还有一份见不得光的口头密约,便是满清将唐藩封地南阳,外加一个汝宁府送给南明,并承诺不再南侵,而明朝则承诺,处理主战派,杀掉赵杂毛,以获取满清的信任。
同时,明朝必须放弃辽东和朝鲜,将东海镇明军撤回。
对于满清的要求,何腾蛟没有犹豫便答应下来,在赵铭和东海镇不知情的情况下,便将赵铭的利益和东海镇的利益出卖。
不过,何腾蛟也明确的告诉满清,隆武朝廷虽然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