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东海镇未必会听命,隆武朝廷只能保证,若满清收取辽东和朝鲜,隆武朝廷不插手,不保证东海镇会从辽东和朝鲜撤军。
双方商议既定,立时互派使团,送交国书和条约,在朱聿键与福临先后盖上大印后《癸巳和议》立时生效,满清与明朝正是进入相持阶段。
苏州城,东海总督府邸。
赵铭回到苏州已经小半年,逐渐从江北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了。
江北之败,是赵铭的耻辱,但并非他的滑铁卢,只要用心经营,赵铭有信心,将失去的荣耀,全部都夺会来。
明清之间议和,赵铭知道此事,朱以海还写信,希望他能够反对议和。
赵铭并不憎恨朱以海,只是看清了,朱以海其实也并不是什么明主,同样私心作祟,明白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寄托在一个人身上,是不智的行为。
赵铭接到书信后,上了奏疏,表示不赞成议和后,便也没有了下文,而是专心处理江北战败的后续事宜。
首先,是伤员需要救治,赵铭召集各军医兵,高价找来郎中,购买药材,确保伤员能够得到救治,然后就是调拨钱粮,抚恤阵亡将士,并令幕府制定出一套,优待眷属和其后代的政策。
在照顾伤员,还有抚恤士卒家眷的同时,华兴公司加大生产,制造火枪、火炮、盔甲,以弥补战争中的损失,同时从屯丁和民间,招募士卒,恢复东海镇的实力。
抚恤士卒,制造火器、衣甲、招募士卒,都是耗费巨万的事情,几乎将东海镇近些年海上贸易,还有关外一战的缴获,消耗一空,令不为钱发愁的赵铭,不得不重新关心起了海上贸易。
在关心贸易的同时,还有一件事情,也令赵铭比较头疼。
隆武朝廷与满清议和,对东海镇很快造成了影响,使得不少百姓都认为不用打仗,东海镇招募新卒便有些困难起来。
江东之地富裕,做什么事情都能养活自己,还不用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何必去当兵呢?
现在朝廷都说不打了,那百姓还急个屁,得了,都安心过自己的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