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国内汽车工业(3 / 4)

最爽新人生 老眼儿 78 字 2020-09-09

、9个车型品种。1965年底,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

然后是成长阶段。

这个历史阶段,主要是贯彻高层的精神建设三线汽车厂,以中、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主,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

1964年,国家确定在三线建设以生产越野汽车为主的第二汽车制造厂、川省和陕省汽车制造厂。二汽是国内自行设计、国内提供装备的工厂,采取了“包建”和“聚宝”的方法,同时在鄂省内外安排新建、扩建26个重点协作配套厂。一个崭新的大型汽车制造厂兴建和投产,当时主要生产中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与此同时,川汽、陕汽和与陕汽生产配套的陕西汽车齿轮厂,分别兴建和投产,主要生产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

60年代中后期,国家提出“大打矿山之仗”的决策,矿用自卸车成为其重点装备,沪上32吨试制成功投产之后,津门15吨、龙城15吨、京城20吨、一汽60吨和桐城42吨电动轮矿用自卸车也相继试制成功投产,缓解了冶金行业采矿生产装备需要。

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重型载货汽车的需求,泉城汽车制造厂扩建黄河牌8吨重型载货汽车的生产能力,另有多个城市等地方汽车也投入同类车型生产。

在此期间,一汽、南汽、上汽、北汽和济汽5个老厂分别承担了包建和支援三线汽车厂的建设任务,其自身投入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地方发展汽车工业,几乎部仿制国产车型重复生产;据粗略统计,解放牌车型20多家,130车型20多家,跃进车型近20家,越野车近10家;改装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发展,生产厂点近200家;1980年大中轻型客车生产13400辆,其中:长途客车6000多辆;汽车零部件品种增多,厂家增加到2100家;摩托车工业初步形成,1980年24个厂家生产4.9万辆。

汽车工业成长阶段,1980年生产22.2万辆,是1965年产量的5.48倍;1966~1980年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1980年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再然后,就是21世纪之前的面发展阶段。

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汽车工业进入面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汽车老产品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的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建设轿车工业,引进技术和资金,生产国产轿车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汽车、摩托车车型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增长。

1981~1998年,国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452万辆,其中:轿车260万辆,累计投资近1500亿元。至1998年底初步统计,有20多个国家、地区在国内建立了6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100多亿美元。

汽车、摩托车产量稳步增长,经济效益有所改善。1992年国汽车年产量首次超过100万辆,1998年生产162.8万辆,世界排名第10位。1997年国摩托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1998年生产879万辆,成为世界摩托车生产大国,排名第1位。1998年我国汽车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504.7亿元,工业总产值2527.8元。

产品品种增加,开发能力增强。行业汽车基本车型6大类120多种,各类改装汽车、专用汽车750多种,摩托车15个排量1000多种。主要企业集团用于研究开发的投资,一般为年销售收入的1~2%,有的企业为3~5%,除轿车产品外,具有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

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经济规模初见端倪。1998年国生产汽车162.8万辆中,14家汽车企业集团(公司)生产148.5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