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博弈(1 / 3)

秋雨连绵,寒风呼啸,皇城之中也不例外。纵是大唐帝君唐潜,也对这般阴沉沉的天气无可奈何,本安排在今日的游园计划也只能作罢。他双手背于身后,抬头静静地看着天空,听着雨声滴滴答答地落在地上,背影显得有些许落寞和忧愁。但唐潜毕竟是一国之君,这等伤春悲秋的情怀,顷刻间便随着酣然一笑而烟消云散了,“传长公主进宫,今日无事,与茹令下下棋闲聊几句也是好的。”

收到传令后,长公主唐茹令便立刻起身进了宫,而此刻在她心中也有些许顾虑和忧愁。自那日回京之时在宫中见过唐潜后,便再也没机会与他交谈。毕竟作为一国之君,必须时刻胸怀天下大事,日理万机的帝君自然是无暇耗些时间在她身上。而此番突然的一纸诏令,让她有些措手不及。

坊间传闻都说帝君唐潜是无能之辈,坐拥大唐千年繁华积累的盛世,坐享其成,没什么功绩足以令人说道。但唐茹令心里明白,自己的父皇没别人想得那么简单。能从先代帝君手中接过武德王的封号,唐潜自然不是平庸之辈。这些年来一直于四方游历的她更是清楚地知道,国家越是繁荣越是稳定,便越难掌控。

国家初建之时,积贫积弱。当百姓连吃饱穿暖的基本生活都满足不了时,人们心中所想所指,便只是努力奋斗,让自己吃饱穿暖。在这等背景下,一方小小的农田便能将几代人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此时的国家便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在治安维护上,从而才能有通通政令齐下,稳定民心,稳固政权的政绩可言。

而到了国家富强之时,人们的基本生活都得到极大的满足之后,人们的欲望便不止于吃饱穿暖了。欲望的积累便滋生了贪婪,有的贪婪是好的,比如商贾逐利,商人的贪婪会不断地刺激生产者想办法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在带动一整个行业发展的同时,又有利于民生,这是人们都希望看到的结果。

然而人心的复杂就在于每一个人的与众不同,在盛世繁华之下,百姓大都不愁生计,愁的是如何让生活过得更有滋味。如此便开始有了些想要不劳而获的贪婪之徒,他们隐藏在这盛世下的阴暗角落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只为满足一己私欲而不顾他人性命。这就注定了在这盛世之下,国家必须投入大量精力在基础民生和治安维护上,这些难以量化的东西,在旁人看来便是没有政绩,但实际上掌管好一个强大的国家,比掌控一个弱小的国家要困难得多。

而唐潜对这些坊间传闻往往是一副漫不经心无所谓的样子,每日忙也忙碌,闲暇之时也有乐可寻。这才是唐潜最让唐茹令忌惮的地方,试问哪位君主不想在民间留下极好的口碑,在史书上留下丰厚的政绩,从而流芳百世?所以唐茹令对唐潜始终都保持着一颗敬畏之心,一是子女对父亲的孝,二是臣子对君王的忠,三是唐茹令个人对唐潜由衷的敬佩。

这样的唐潜,对自己遇刺之事那有些漫不经心、像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暧昧态度,就像是一口大钟,时时刻刻都悬在唐茹令头上,让她快要喘不过气。而此时突然而来的一纸诏令,更是让她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心,又翻起了汹涌的波涛。

唐茹令便是怀揣着这般五味杂陈的心情走进御清宫中的。

此刻唐潜已经煮好了茶,挥手一邀,招呼唐茹令过来坐下,“免礼免礼,令儿过来坐下便是。这是你上次带回来的灵茶,外面风大雨寒。赶紧喝了暖暖身子。”

“儿臣谢过陛下。只是今后煮茶这般繁琐之事,还是让儿臣做吧。喝陛下亲手煮的茶,这等殊荣,儿臣实在惶恐。”唐茹令按捺下心中的浮躁,抿嘴轻笑着做到桌前坐下。桌上是一副棋盘,一壶茶,两个杯子。捧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个,轻抿一口,茶香四溢。

唐潜玩笑道“令儿何时也如朝中百官那般,对朕如此疏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