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够仔细观察,最终找到重点的话,基本上是教的人两分钟就讲明白,而后学的人五分钟之内就能搞定,随后摆脱一辈子尴尬的事情。
关键之处其实有以下这么两点
1两根筷子中,下面那根一直是处于静止状态的;2张开、夹上的动作,其实来自于上面那一根;
最为关键的是,如何令下面那根处于稳定状态呢?
下面那根筷子,跟手一共有三个接触点两端作为支点;大拇指的根部在中间压住筷子,无名指其实是“反向用力顶住”……大多数人败在无名指的用力方向上,这个方向搞对了,下面那根筷子就稳定了;接下来就是练几分钟如何用大拇指和食指控制上面那根筷子并夹住东西……
那些之前就会用筷子的人,不妨对比一下,你教的方法、路径、重点,和我的一样吗?如果比我的更有效,不妨教教我,我也想有机会就提高效率。
有半数以上的人不会用筷子……这说明什么呢?这弄不好能说明
这世界上有半数的人,即便有人手把手教,也学不会——只因为自己不动脑子……
在这么小的事儿上都不会动脑子,别的事儿就不用提了。
所以,想象一下罢,若是无论什么都需要别人手把手教,这辈子进步的可能性有多小……首先,那些会了的人并不一定有时间(几乎是肯定没时间),其次是,刚才我们也看到了,绝大多数会的人,其实真的不会教,他们也有的时候懒得动脑子,所以不知道关键在哪里,而后即便是好心想教(比如教自己的孩子如何用筷子),也教不明白……
这就是为什么你必须想办法进入第二个阶段(学会书本上所教授的技能)才有可能大幅度进步的根本原因。虽然书、教程,也有质量差异,也有胡说八道的,但这就是考验你能力的地方
1你有没有心思去寻找、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和教程;
2你有没有能力甄别书籍、教程的质量好坏;
3你有没有能力在实践中运用书本中的知识……
很多人没耐心,甚至干脆没动力,于是永远进入不了第二个阶段;
还有很多人,虽然尝试着进入第二阶段,可惜,不知道判断标准和依据(参阅《如何选书?》),于是,不知不觉走了太多弯路,乃至于事倍功半;
剩下的少数中的多数,又因为缺乏执拗地践行书本中讲授的有道理的知识,而最终只不过是做了无用功……
到了这里,你就可以想象人群中善于学习的人,学习能力强的人有多么少见。可这还不算完,因为如若你不能进入第三阶段,你依然只不过是“略胜半筹”而已,无法做到把别人甩开的地步——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实大多数人别看学习能力比较差,模仿能力却是很强的,所以,他们只要看到你能做到,就很可能迅速模仿个八九不离十……
甚至,整个国家都可能是这样的,日本最初就是通过模仿在一些领域超越欧美的,深圳的山寨精神其实也是这种能力的表现……
真正让你卓越的,是你必须走入第三阶段
你不仅能学会没人能手把手教你的东西,甚至能学会连书本中都找不到的东西……
不用深说,你已经能看明白,若是做到了这点,你就无敌,不是吗?关键在于,如果你做不到这点,你就时时刻刻被模仿者追踪,甚至被超越——所谓的“微创新”不也是一些大佬们所推崇的能力吗?(这真不是吐槽,这是在陈述事实。)
走入第三个阶段,实在是太难,教别人走入第三个阶段,不是不可能,但也确实很难——因为难点在于绝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去够理解第三个阶段中的重点。事实上,《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整本书都在说这事儿……也只能算是“我尽力了”而已。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