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章 弓(12 / 13)

格为矛以战斗、摩砺青石以作弓矢“《三国志·魏书·倭人传》第一次描述了和弓”短下长上“的特点。《晋书》首次提到日本有铁质箭镞,其余描述与之前朝代皆类似。

坂东武士全部配备丸木弓,也因此平安时代中后期和镰仓时代,有”坂东武士天下无敌”的说法。木丸弓主要适合两军对垒时和城堡防守时作战,当箭簇射光后敌军已经接近弓箭手,弓箭手会卸下弓弦将铁制枪头插入弓的一端,作为长枪兵作战。木丸弓因为本身为单体弓制作而成,其结实耐用,每月养护费用是购买弓时总价格的008到016,也是保养费用最低的弓。平均使用年限为35年。弓衰变为每年0031公斤。弓形角度形变为每年088度。是日本初中,高中,大学体育课和弓道社团的必用弓。木丸弓年产量为55万张。除了日本本国消费外,木丸弓因其经久耐用也是出口量最大的和弓,占和弓出口总量的93。木丸弓的制作手艺也成为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

形制和部件

成熟的和弓有以下部件

弭(弓梢)

和弓形制

和弓形制

《尔雅》“弓无缘者谓之弭。”《释名·释兵》“弓……末曰萧,言萧梢也,又谓之弭,以骨为之,滑弭弭也。”《仪礼·既夕礼》“有弭饰焉。”郑玄注“弓无缘者谓之弭,弭以骨角为饰。”《左传·熹公二十三年》“其左执鞭弭。”杜预注“弭,弓末无缘者。”孔颖达疏引李巡曰“骨饰两头曰弓,不以骨饰两头曰弭。”又引孙炎曰“缘谓缴束而漆之,弭谓不以缴束骨饰两头者也。”孔颖达按“二说虽反,俱以弭为弓末也。”《说文·弓部》“弓无缘可以解辔纷者。”《玉篇·弓部》“弭弓无缘也。”

关板

和弓采用竹木层压形制,内侧竹层比中间和外侧竹层短,弥补这一层长度差距的小段木料称为“关板”,上端称“上关板”,下端称“下关板”。这一小段通常只有10厘米左右,主要是装饰作用,对性能影响不大。

切诘

“关板”和竹层的分界处称为“切诘”,通常缠藤保护,称为“切诘藤”。

矢摺籐

握把正上的保护藤,按形制有“一文字”、“面取籐”、“平籐”、“奴籐”、“杉成”等名目。在弓和箭相互摩擦时对弓体保护。

握把

和弓握把在弓从下往上三分之一处。通常用鹿皮包裹。

竹节

和弓有复杂的反曲形制,从上到下有

弭冠节(はずかむりぶし)

挂节(かけぶし)

鸟肩节(とりかたぶし)

足付节(あしつけぶし)

手下节(てしたぶし)

乙腰节(おとこしぶし)

引挂节(ひっかけぶし)(从此以上为外竹节)

姫反节(ひめぞりぶし)(从此以下为内竹节

上成节(うわなりぶし)

目付节(めつけぶし)

矢摺节(やずりぶし)

下成节(したなりぶし)

小反节(こぞりぶし)

等种种名目。

对比

日本和弓分为丸木弓,重漆弓,重藤弓,笱即弓,伏竹弓,三枚打弓,四方竹弓,竹木复合弓胎弓。除了竹木复合弓胎弓其它几种都是实战用弓。一般长度为160到180厘米。竹木复合弓胎弓标准的长度大概有22米(七尺三寸)。古代的和弓称为“大弓”。另有一种比和弓为短的制式,称为“半弓”(大约45至160厘米)。使用者执弓的位置主要是弓的下弧部份,长度比例是全弓的三分之一。重漆适合湿地丛林作战,重藤适合海上或者湖泊作战,笱即弓适合超远程狙杀弓长都在260到330左右也是和弓中最大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