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须多付出相应收成以为牛租,朝廷也便因而获利。这样,既可刺激藉殖牲畜的兴趣,对统治者开发计划也是有利的。
枣祗的提议一开始就受到了多方反对,最激烈者则为军祭酒侯声。
侯声认为原来计牛输谷的制度既已推行多年,若被废除,采取新制,于朝廷、幕府固然有利,对屯田者们却很不公平,缺乏适当的奖励机制,即所谓“于官便,于客不便”,认为屯田制不足取,实行屯田是和朝廷唱对台戏,是异想天开。
也有大臣说:“刚到许都,朝政不稳,四方诸侯虎视眈眈,当务之急是防御割据势力进攻,以免重蹈董卓携帝失洛阳、王允拥帝失长安之覆辙。”
曹操一开始还犹豫不决。典农中郎将任俊一直跟随曹操,负责粮草转运及军需供给事项,深有体会:“精兵良将固然重要,军需供应不可或缺,否则就会不攻自破。”
曹操自然知道,自从起兵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这样,是与任俊尽善尽美的后勤供应分不开的。
今听任俊建议,曹操突然想起了任峋:“不知汝堂弟任峋现在何处?”
任俊说:“想不到明公还记得堂弟,他依然在中牟担任功曹掾吏。”
曹操说:“当年落难中牟,多亏令堂弟任峋任伯通相救才得有今日。不如让令堂弟任中牟县令,先行屯田。”
任俊表示感谢,即派人到中牟向任峋颁布诏命,安排屯田事宜。
曹操又以在许都屯田事问荀彧。
荀彧说:“明公采纳毛玠毛孝先‘修耕植,畜军资’深根固本战略,在兖州取得明显成效。枣祗任东阿令时,对屯田已是轻车熟路,只要在原来基础上加以改进,方案可行。这样以来,不但军需可供,而且可以使流民归农,便于控制,避免祸乱。”
曹操这才下定在许都屯田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