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我那么大的徽钦二帝呢?没啦(4 / 7)

的四百万贯。

接下来,吕不韦需要一边建设少府这个直属于官家的部门,同时还忙着拍卖第三批、第四批房屋的准备,此外,还要为少府找到利润来源之处。

唯有可持续发展的少府,不仅仅可以自我运转,还能产生大量利润的少府,才能长久存在。否则,要是一直靠朝廷接济,那少府天生的就弱丞相一头,若是一直靠天子接济,那少府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所以,吕不韦也很忙。

这样一来,也就只有卫鞅有空给简王解惑了。

“先生,朕接下来该怎么做呢?该怎么改革大宋呢?”

听到这里,卫鞅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慢悠悠的给简王倒了一杯茶,然后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悠悠的举起茶杯,品了一口,又长长的吐了口气,卫鞅才再次睁开双眼。

而经过这么一系列时间的修整之后,简王也冷静下来,不像一开始那样急迫,甚至隐约间觉得,自己好像有些着急了。

“陛下,您觉得您自己是政治天才吗?”

简王认真的思考了良久:“朕也不知道!”

卫鞅没有给出任何评论,却点了点头:“陛下,您知道该怎么治国吗?”

“不是很清楚。”

“陛下,您有实际的治理一县、一州或一国的经验吗?”

“没有!”

“那么陛下,您的眼光是否足够犀利,可以直接透过历史的迷雾,选择出最合适的选项吗?比如,站在当下,分析那些早已经被人分析透彻了的问题之时,当下人总有一种很奇怪的自信:这很简单、这不是有手就行?我上我也行。”

在后世,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日本房价当年泡沫已经那么高了,却没有人愿意抛售房子,只觉得那些日本人都是傻子,过度贪婪。

站在后来者的角度,当然可以肆无忌惮的嘲笑他们。但是,总不能真的那一代日本人,全是小学生,个个智商二百五吧?

这就是历史的迷雾!

站在历史的下游,可以根据已经发生的事情,随意给出理由、借口、解释,但是,当历史正在发生的时候,谁又可以用自己的眼光,穿透无数历史迷雾,直接得出最正确的结论呢?

“还请先生赐教!此外,先生还是直接称呼我好了,不用老是您、您、您的,我听着不习惯。”说着,简王就朝着卫鞅拜了拜。

“陛下,你是大宋的天子,如果把大宋比作一艘船,那么你就是这艘船的掌舵者,你将决定这艘船的前进方向。”

“所以,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会算学、不是会打仗、不是会治理一方,而是决定大宋朝的未来走向。”

说到这里,卫鞅便露出了一个笑容:“朝廷的国运,陛下你可以直接观测到,这其实就是个很好很好的开始。”

“陛下可以定一个时间,以一年或更长、更短的时间为标准,然后对照此前、此后的国运变化。”

“倘若,国运有了些许增长,那么便说明,当此前的一个标准时间内,朝廷的工作是行之有效的。这个时候,就可以嘉奖相关负责人,比如丞相,比如计相,比如枢密使等。”

“倘若,国运有了些许动荡,开始减少,那么便说明,此前相关时间内,朝廷上上下下做的不好。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换丞相,或者替换一些官员。”

“国运,便是最好的检测大宋前进还是后退的标准!没有比这更加清晰的了!”

看着慢慢听到了心里去的简王,卫鞅的心中却还有一句话没说:如果一直按照这个标准去做的话,大宋肯定会越来越强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官家会越来越强!

说到这里,卫鞅提出了今日的第一个建议:“陛下可以征召能人异士,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