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嘉善知县何恩烰(2 / 3)

南洋崛起 清风老田 3445 字 2020-07-14

,章家章世杰都在。

这六家,占据了干窑镇八成窑墩,也就是陈茂江说的那开工的八成,那些亏空的窑主不是将窑墩卖给这几家,就是将自家的窑墩租借给这几大家烧砖。

等待胡书达一行人上岸之后,六大窑主非常热情,陪着胡书达走访了几个处于不同生产环节的窑墩。这一趟走下来,胡书达对青砖生产过程有了非常直观的认知。比比电子书

六大窑主满心期待胡书达看过之后会对干窑镇的窑砖生产满意,毕竟这里的传承历史悠久,这里的规模是上海周边地区最大的,这是他们一直以来引以为自豪的地方。

但事与愿违,胡书达所看到的不仅是规模,对眼前落后的生产方式更是关注和失望。紧靠这种生产方式和生产产能,特区建设要么会停工,要么只能重开水泥砖生产。

胡书达也庆幸自己有了整合上海周边所有砖窑生产的计划,还找到陈茂江这样一个行内人士。

“部长,嘉善县新任知县何恩烰来访。”胡书达的警卫连长杨浩鹏走过来跟胡书达汇报,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怎么知道我们在干窑?”胡书达问。

“应该是干窑几大窑主通知的,莫知县来了嘉善,何知县不能当作不知道,何况干窑距离县城也不远。”陈茂江向胡书达解释。

胡书达看了看那些主动回避的窑主,悄声问“莫知县、陈总,对这位何知县,二位可熟悉?”

“是个生意人。”莫祥芝给了个简单的评价。

“确实是个生意人,光绪十年,知县何恩烰和邑绅张义增筹建农米局,先募集大米800余担,后由向大户收取捐输,然后向农民放贷,借一旦,还一旦两斗。”陈茂江不像莫祥芝是文人,作为商人的他对这些事情自然门清。

这是民间借贷机构啊,而且还是官商勾结,利用职权收取捐输,年息两成还不算太狠,虽然从主观上讲是谋取私利,客观上还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饥荒死更多的人。

从陈茂江的介绍来看,两人对这位何知县并不是很感冒,胡书达不排斥贪婪,只要不触及兰芳的底线和原则,贪点无所谓,只要他自己能够摆平官场的事情,不被朝廷和上司查办就行。

“见见吧,杨连长放行。”

胡书达作为兰芳的部级领导,出行时肯定是要有警卫的,何况他还是六十个国务委员之一,国防军怎么样部署武装保卫都不为过。

虽然胡书达自身的战斗力很强悍,也随身带有92式58毫米手枪,另备有两个弹夹,但警卫条理不允许他的警卫力量不足,在上海,他身边随时都有一个班的警卫随行。

大清地区远没有兰芳本土安全,这次外出,是上海与外省交界的地方,胡书达的警卫就自然加强了,派了一个侦察连充当警卫,连lcv登陆艇都用了八艘。

国防军战士将何恩烰的随员全部挡在外面,只带着何恩烰一个人进入警卫圈,这是何恩烰第一次见到这种阵势,心里有点打怵,见到莫祥芝之后立即拱手打招呼,才在莫祥芝的介绍下向胡书达问好。

“何知县信息倒是很灵通啊,我们到干窑镇还没多少时间,你这位父母大人这么快就过来了。”胡书达打量着何恩烰随口回应。

“拖兰芳的福,嘉善的砖窑作坊重现生机,一直想找机会登门拜访感谢,只是担心会打扰到贵客,才未能成行。故,只能对干窑和上海多点关注,尽量为兰芳需要的砖石服务。今天,胡大人来嘉善,是嘉善的福分,作为知县若视而不见,就是失礼。”何恩烰脸色很不自然,但该说的客气话还是要说的。

“何知县有心了,嘉善干窑的砖窑发展的不错,规模在大清应该也能排上号,但在考察中,我发现砖窑生产的技术极为落后,产能很小。宝山特区正在大力开发,砖石的需求量很大,恐怕嘉善很难满足特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