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国家博物馆之行(4 / 4)

有些青铜器是作为酒器用途,所以可以赋予其水属性;有的青铜器是当做炉子来使用的,可以赋予其火属性。

比如王子婴次青铜炉,该器整体呈长方盘形,敞口,方唇;四壁斜直下收,两长壁外壁中央各有一环耳,两短壁外则各有一个吊链;器底残缺,只余一周23个残短柱。四壁饰细密的斜方格谷粒纹。内壁有铭文7字:“王子婴次之燎炉。"

西汉青铜染炉,在耳杯中放好调料,然后通过下边的炉子加热,煮好的肉可以蘸着调料食用。

夏先衍因为将五行简单地归为自然界中的五种属性物质,然后在国博之中找出所对应文物,这种误解让他陷入了很大的误区。

夏先衍不禁自嘲道:"我真是聪明过头反而误了事啊!竟然会把这么简单的道理搞错……"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先去太庙利用造化之气为紫府中烙印的文物造化赋形,并赋予其五行属性。

就在他带着王言从B1层上来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以龙为主题的专题展览,他并没有仔细看就进去了。

只见第一单元就有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新石器时代后期·红山文化的玉龙。

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新石器时代很多遗址中都发现有类似龙形的遗存,或为蚌塑,或为彩绘,或为雕塑。关于龙的原型,研究者们提出过各种假说,如蛇、鳄鱼、蜥蜴、鱼、鲲、马、牛、猪、鹿、熊、虎、蚕、螃嘈、松树、云、闪电等等。商代甲骨文中的“龙”字和妇好墓出土的玉龙都显示,龙是一种巨头、有角、大口、曲身的神兽。新石器时代最符合这些特征的文物应属红山文化中的这种蜷体玉龙,安徽含山凌家滩、湖北天门肖家屋脊也都有类似的玉龙形象,它们有可能是龙的原始形态。

这件玉龙是华夏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从其首部特征看,吻部较长,鼻部前突,并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2个并排的鼻孔,似有猪首特征。这件玉龙用黑绿色玉制成,琢磨精细,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龙凤齐全了,夏先衍也没继续往里面走,就带着王言离开了。

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