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古蜀文明与阆宛仙境(2 / 4)

不得不说这孩子心态太好了,怪不得她父母能放心他一个人在家,看样子上幼儿园只是为了小孩以后方便上小学。

至于未来孩子怎样学习,历忱雨从风少君母亲那里了解到,她会根据孩子自己的意愿来选择上学的方式。

在风少君身上有种截然不同的气质,一种是他这个年龄本该有的天真烂漫的性格,另一种则是少年老成。

很难想象,六岁的孩子是如何拥有成熟的心智,却又保持着他这个年龄段该有的性情。就仿佛是天生就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夏先衍也并未深入探究。

晚上一行人回到了都江堰市准备第二天的行程,接下来就是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原名兴古遗址,后以三星堆首先发现大面积文化层并多次正式发掘而命名 ,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蜀文化遗址。

三星堆遗址总面积约12平方千米,年代距今4800—2800年左右。三星堆遗址以夏商时期三星堆古城为主体,依托鸭子河,横跨马牧河,形成经东、西、南三面城墙及北例鸭子河的防彻体系,古城面积约370公顷,可分作祭祀区、居住区、作坊区,墓葬区,并有三星堆,月亮湾等重要夯土建筑遗迹,体现出高度繁荣、布局严整的古代都邑气象,在华夏已发现的同时期古城遗址中,规模名列前茅,是华夏西南地区一处具有区域中心地位的最大的古文化遗址。

继续阅读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三星堆遗址被称为 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华夏文明的母体 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遗址发现于1929年,被认为是神秘的古蜀时代的重要都城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星堆遗址所出数量巨大的陶、石、玉、铜、金、象牙和海贝等,具有极其鲜明的地方特征,是华夏文明多样性的典型例证。

1986年,三星堆遗址发现一及二号祭祀坑时,出土了青铜神像、青铜人像、青铜神树、金面罩、金杖、大玉璋、象牙等珍贵文物千余件,多数文物前所未见,轰动世界。

2019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启了对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田野考古工作,相继发现6座新的“祭祀坑”,根据发现顺序依次编号三号坑至八号坑。

在这批古蜀秘宝中 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 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 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 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 而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 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 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整个三星堆遗址内,有新老两座博物馆,大部分的文物都在新馆展览,所以夏先衍就先来到三星博物馆新馆。

那开阔的园区道路便引导着游客缓缓前行,仿佛是一条穿越时空的通道。道路两旁的绿化和景观布置独具匠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情绪。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选址于原馆北侧中门区域。整个新馆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和青铜遮阳板,堆体部分采用天然花岗石,两者虚实对比,形成了三星堆标志性的“古蜀之眼”。

一行人来到馆前,建筑的半弧形斜坡外观显得独特而现代,又不失与古老文明的呼应。

新馆中庭的巨型螺旋坡道则连接各层建筑,寓意对历史的探索和对未来的探知。

踏入三星堆博物馆,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扑面而来。走进综合馆,灯光昏黄而柔和,就像古老时光的余晖洒落在这些珍贵的文物上。

风少君显然是第一次来这座博物馆,路过的每一件文物他都跑过去看一眼,然后又重新回到队伍。

夏先衍见状,“要不要跟着风禾姐姐去好好看看这些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