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碰撞全是都是为了心理层面的转折做铺垫,每次对话每次冲突都能够看到情感与心理的流动。
但在“爱人”里,过度转折过度戏剧过度狗血,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心理层面的波澜。
陆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准确而利落地抓住两个角色的转变弧光,并且通过两场戏的表演呈现出来,然而还是没有能够抵挡住“戏剧性”的摧枯拉朽,最终陆潜就用物理层面的碰撞来掩饰心理层面的弱势——
奔跑,割喉,锤击,晕倒,冲突……
这些“动作”的存在,全部都是为了将心理转变通过动作展现出来的表面化程序,因为视觉和听觉冲击越强烈,观众就越容易沉浸在感官的体验之中,从而忽略心理层面的共鸣,被卷入影像风暴之中。
于是,“爱人”的解读空间也就远远逊色于“游客”。
这是一次退步。
不得不承认,影评人们终究还是专业,一语中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地剖析并且抓住陆潜创作过程中的小心思,终究还是瞒不过他们。
蓝鲸影业内部阅读到这些评论的时候,纷纷表示出担忧,这是否会影响到电影的后续宣传?
屈雨时却显得非常澹定,准确来说,有些哭笑不得。
“你们忘记了吗?导演说了,这次的电影本来就是按照商业作品发行,我们放弃点映直接进入公映阶段,就是因为‘爱人’的商业属性。”
换而言之,陆潜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并且也没有避讳这一点,如果影评人们认为,这样的批评可以打击到陆潜,那么他们才是太天真。
更何况,不要忽略一个事实——
即使吐槽如此勐烈,但影评人们依旧给出了“中评”,而不是“差评”,这也侧面证明了,内心深处他们也依旧肯定陆潜的工作。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这些“批评”,其实某种程度上来看,也是一种肯定,因为“爱人”没有“游客”那么深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具有娱乐性,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吸引力自然更高。
这是好事。
再看看其他好评,也就一目了然了,毕竟中评才只有区区十个而已,其他满满当当全部都是一片赞扬。
自陆潜横空出世以来,“好评”刷屏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就是因为如此,陆潜的蹿升速度才如此之快,但再次看到“标准结局”,也还是令人感叹,这位年轻导演目前正处于自己职业生涯的创作井喷期。
“爱人”,也许是一次商业与艺术碰撞的尝试,同时也是陆潜此前所不曾尝试过的,而这一步,似乎挺成功的……?